




如建筑结构限制,应优先选用诱导性能好的风口。冬季送热风时,应注意室内空气热分层现象,宜选用有冬夏季调节功能的送风口。当房间内对噪声要求较高时,回风口的风速可适当降低。人员长期停留的区域采用置换通风方式时,人脚踝处风速不宜超过0.2m/s。条缝型风口下送(多用于纺织厂),当空气调节区层高为4-6m人员活动区风速不大于0.5m/s时,出口风速宜为2-4m/s。
散流器宜对称或梅花形布置,散流器中心线与侧墙距离不宜小于1.0m。地面散流器不应直接安装在座位下,位置距离座位不宜小于400mm。旋流风口可送出横向,斜向或垂直方向的旋转气流,出风口的有效风速小于等于12m/s。双槽条缝风口气流流型属平面射流,可用于室内送风口。条缝风口也可把两节或多节拼起来使用,拼缝处采用插接板连接。该风口气流流型属于平面射流,可用于室内送、回风口。
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排烟口不宜大于10m/s;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m/s。阶梯旋流风口的出风量为30-5m3/h,送风时气流由导流片向四周旋转而出,诱导比大,风速衰减快,常在阶梯垂直面上和地面上安装。旋流风口常通过法兰与静压箱连接,静压箱可采取侧面或顶部进风方式。送风时,风口上方需设静压箱,以确保垂直下送气流分布均匀。
喷口侧向送风应使人员处于射流的回流区。喷口出口风速宜取4-8m/s,当空调区域内噪声要求不高时,大值可取10m/s。球形可调喷口,多用于大空间公共场所、高大厂房及空调送风口与人员活动范围有较大距离的环境里。送风射程为5-30m。散流器宜对称或梅花形布置,散流器中心线与侧墙距离不宜小于1.0m。地面散流器不应直接安装在座位下,位置距离座位不宜小于4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