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化的生产,瓶盖和塑料瓶、玻璃瓶进行了分工。一个采购商完成一次采购,很多时候也要穿梭于不同厂家之间,才能完成整套包装的采购工作。当然,针对这种现象,有一些企业会进行整合,以满足采购商的需要,但是整合毕竟会带来很多的成本,无法替代分工的优势。 我们认为,要在瓶盖和塑料瓶、玻璃瓶之间形成信息的共享和互动,突破传统采购的限制。一个采购商将数据提供以后,能够在塑料瓶、玻璃瓶和瓶盖之间共享这个信息,这对于采购商来说,减少了多次采购的繁琐,提高了效率。对于瓶盖厂家来说,可以减轻库存压力,提高了企业的流转速度。对于塑料瓶、玻璃瓶厂家来说,生产过程中能与瓶盖厂家之间进行瓶盖封口技术配合交流,是产品更加的符合用户的需求。

在铁皮啤酒瓶盖还没发明之前,瓶盖大多数都是木头塞子,但木头塞子在开启时非常麻烦,加之啤酒本身气体充足,如果不能一下打开,里面的气体就会慢慢地跑掉,无法形成充分的泡沫,啤酒的口感自然就会变差。所以人们希望能找到木质瓶塞的替代品,以便快速打开瓶盖。19世纪末,英国人威廉·佩特发现有锯齿的铁皮瓶盖开启更加方便,不同的是,他发明的铁皮瓶盖是24齿,当时的啤酒瓶盖,外观和我们今天看到的基本一致,内部垫有纸片以阻止饮料与金属接触。24齿的瓶盖是申请了专利的,一直沿用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

夏天啤酒成为了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饮料,但是许多人都没有注意到啤酒瓶盖上的锯齿,虽然啤酒的品牌多种多样,包装风格也不尽相同,但是啤酒瓶盖上的锯齿都是21个。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24齿的啤酒瓶盖被广泛运用,这是由一位叫做威廉·佩特的人发明并申请了专利。在酒瓶盖的内部还垫有纸片以防止饮料和金属接触,而之所以要用24齿是经过了反复的实验*终发现这个锯齿数量*适合酒瓶的密封。这一行业标准一直被沿用至20世纪30年代左右,随着工业化不断发展,原来手工加盖的方式变成了机械加盖,瓶盖装在一个软管里面自动的安装,但是在使用过程中,24齿的瓶盖很容易堵塞自动加盖器的软管,于是技术人员不断改进瓶盖的设计,从23齿逐渐演变到现在的21齿。
可见,一个小小的酒瓶盖却蕴含着这么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