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装生产基本工艺流程包括布料物料进厂检验、排料、裁剪、缝制、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等八个工序。
园服材料的检验与测试:
布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对不能符合要求的物料不予投产使用。
技术准备:技术准备是确保批量生产顺利进行以及***终成品符合要求的重要手段。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由技术人员做好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三个内容。工艺单是服装加工中的指导性文件,对服装的规格、缝制、整烫、包装等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对服装辅料搭配、缝迹密度等细节问题也加以明确。服装加工中的各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进行。样板制作要求尺寸准确,规格齐全。相关部位轮廓线准确吻合。确实,中国的校服在我们中学生的心目中已经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了,款式单一就算了,还是松松垮垮的那种,不合身。样板上应标明服装款号、部位、规格及质量要求,并在有关拼接处加盖样板复合章。
排料:根据样板绘制出排料图,“完整、合理、节约”是排料的基本原则。
一般纯棉针织面料采用9.8tex×4或7.4tex×3的纯棉及涤棉混纺线,化纤针织面料采用7.8tex×2的弹力锦纶丝和5tex×6的锦纶线。缝线要达到下列质量要求:
(1)缝纫机用纯棉线(缝线)应采用精梳棉线,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平均度。
(2)缝线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可防止在缝纫过程中不会因为线的曲折或压挤发生断线现象。
(3)缝线必需具有柔软性。
(4)缝线必需条干平均光滑,减少缝线在线槽和zhen孔中受阻或摩擦,避免造成断线和线迹张力不匀等疵点。
深浅色衣服应分开洗,以免相互染色。
注意含棉量的校服,特别是全棉的,这种校服易褪色、起皱、变形、缩水,所以洗的时候白色或有与白色拼接的校服千万不可与其他色放在一起浸泡,否则你会发现白色***后变成了红、橙、黄....紫色也会有的!
有色校服不要用带漂白剂的洗衣粉洗,或放在漂白剂中浸泡,如果是圆珠笔不小心划到,可以用风油精正反擦拭一下,如果是吃饭滴到酱汁等,用清水正反擦拭,及时清洗,不要丢在一边,时间久了色渍很难清除的。清洗时不要用30℃以上的热水洗,水龙头常温水出来就可以了!如厚型织物的平缝机缝迹密度控制在9~10针/2cm,包缝机缝迹密度为6~7针/2cm,薄型织物的平缝机缝迹密度控制在10~11针/2cm,包缝机缝迹密度为7~8针/2cm。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运动校服面料,是100%全棉。全棉虽然具有良好的舒适性、保温性和卫生性,但同时具备了弹力差、自重较重、不耐磨、易起球、对皮肤摩擦大、易缩水等显著缺陷;
部分企业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已开始在面料中添加部分的化纤成分,如97%棉 3%氨纶,75%棉 25%粘纤,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运动校服的弹力和吸湿排汗性能。但考虑到研发能力及生产成本等因素,添加的化纤成分无论从种类还是成分配比上,尚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运动着装需求。”的话题,曾引发十万人的讨论看到韩国的学生如此羡慕中国的校服,wang友也纷纷列举出中国校服的优点,比如说:容量大,实用性强,防寒保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