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响与温度的关系
1、低温发响,温度升高后声响减轻,甚至消失。发响的原因有:活塞与缸壁间隙过大;活塞因主轴承油槽深度和宽度失准;机油压力低而润滑不良。
2、温度升高后有声响,温度降低后声响减轻或消失。发响的原因有:过热引起的早燃;活塞裙部椭圆的长、短轴方向相反;活塞椭圆度小、活塞与缸壁的间隙过小;活塞变形;活塞环各间隙过小。
四、异响与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关系发动机的异响故障往往与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有明显的关系,尤其是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的异响都与工作循环有关。就四行程发动机而言,凡由曲柄连杆机构引起的声响均为发动机作功一次发响两次;汽车轮毂轴承的***三:(1)检查轴承内径与轴颈的配合情况,配合间隙应不大于0。凡由配气机构引起的声响均为发动机作功一次发响一次。
MD722744分离轴承
汽车轮毂轴承的检查:
(1)检查轮毂轴承紧度时,首先将汽车受检轮毂一端车轮的车桥架起,用支车凳、掩车木等用具把车安全地架好。
(2)用手转动受检的车轮数圈,看看转动是否平稳,是否有不正常的噪音。如果转动不平稳并有摩擦声,说明制动部分不正常;如果没有噪音,转动不平稳并且时紧时松,说明轴承部分不正常。出现上述不正常现象时应该拆检该轮毂。对于小型汽车,检查轮毂轴承时,用双手握住轮胎的上下侧,双手来回扳动轮胎,重复做多次。如果正常的话,应没有松旷和阻滞的感觉;发动机起动后轻踩离合器踏板,当自由行程刚消除时,出现的“沙沙”或“吱吱”声响,继续踩离合器踏板,如果声响消失,则不是分离轴承问题,如果仍有声响,就是分离轴承响。如果摇摆有明显松旷的感觉,应拆检轮毂。
(3)制动方面的检查。通常在检查轮毂轴承时,附带检查车轮制动装置,如果轮胎内侧有油迹,很可能是制动分泵或制动油管漏油所引起的,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排除。
离合器分离轴承故障分析自由行程太小或受载次数过多。根据要求,一般离合器分离轴承与分离杠杆之间的间隙为2.5mm较合适,反映在离合器踏板上的自由行程为30~40mm,自由行程太小或根本没有自由行程,将会使分离杠杆与分离轴承处于常接合状态。根据疲劳***原理,轴承工作时间越长,损坏情况愈严重;所以在控制好轴和进口轴承室公差时也要控制好圆度目前国内很多厂家只对公差进行控制没有对圆度进行控制。受载次数越多,分离轴承越容易产生疲劳***。而且工作时间越长,轴承的温度也越高,越容易烧损,降低分离轴承的使用寿命。
离合器分离轴承的损坏与驾驶员的操作及***、调整有很大关系,损坏原因三四:
3)自由行程太小或受载次数过多
根据要求,一般离合器分离轴承与分离杠杆之间的间隙为2.5mm较为合适,反映在离合器踏板上的自由行程为30-40mm,自由行程太小或根本没有自由行程,将会使分离杠杆与分离轴承处于常接合状态。根据疲劳***原理,轴承工作时间愈长,损坏情况愈严重;1Omm测量轴颈时,应在垂直地面的上下两个部位(该处为磨损部位)测量。受载次数越多,分离轴承越容易产生疲劳***。而且工作时间越长,轴承的温度也越高,越容易烧损,降低了分离轴承的使用寿命。
4)除以上三种原因外,分离杠杆调整得是否平整,分离轴承回位弹簧是否良好,对分离轴承的损坏也有很大影响。
离合器分离轴承使用注意
1)按照操作规定,避免离合器出现半接合半分离状态,减少离合器使用次数。
2)注意***,定期或在年度检审维修***时,用蒸煮法让黄油浸透,使其有充分的润滑剂。
3)注意调平离合器分离杠杆,保证回位弹簧的弹力符合规定。
4)调整自由行程,使其符合要求(30-40mm),防止自由行程过大或过小。
5)尽量减少接合、分离次数,减少冲击载荷。
6)轻踩、轻松,使其平稳地接合及分离。而且工作时间越长,轴承的温度也越高,越容易烧损,降低分离轴承的使用寿命。
进口轴承在装到转子上做动平衡时很容易将动平衡时产生的铁屑进入进口轴承内部?因此是装进口轴承前做动平衡。有一些厂家为了装配方便?装配时在进口轴承室内涂上一些油或油脂起润滑效果?但往往操作人员很难将量控制好?如果油或油脂在进口轴承室内积留较多?有许多可能产生杂音的运动部件,也可能是一些转动件与不转动件发生了接触。在水泵轴连进口轴承转动时很容易沿着轴进入INA进口轴承内部。进口轴承室是不要涂油或油脂如非涂不可则要控制不得在进口轴承室内有积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