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念没有深入人心
垃圾分类是一场久战,这就决定了对垃圾分类的宣传推广一刻都不能停下来。我们需要把垃圾分类写进相关******甚至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分类的配套不够到位
在街头、公园、商场和地铁站内,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但设置不统一:分类标识不清晰,颜色分不明显,左右桶类别不固定……对推广垃圾分类没有实质帮助。
对分类没有奖罚措施
对于一些垃圾分类做好的市民我们可以制定一个制度化、系统化的奖励措施,比如可以给予一定幅度的减税优惠等等,用实实在在的实惠让更多的民众投入到垃圾分类当中。
加大对全民相关教育
不仅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把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教育体系当中,更需要对成年人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只有长期教育才能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改变生活中的陋习。
要把握关键环节。把好分类收集关,严格分类规范,强化源头治理;
把好分类投放关,按照***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四类投放,科学布局收集站点;
把好分类运输关,严格车辆标识,严禁先分后混,确保全程分类运输;
把好分类处理关,加快静脉产业园建设,构建完整、闭环、全程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体系。要有力有序推动。
为了推广垃圾分类,督导员们也会根据不同小区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办法。以这个小区为例,结合着小区里老年人多的特点,督导员们就借鉴了在商业活动中常用的送鸡蛋的办法,对于每天来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的居民,督导员们会为他们“打卡签到”,连续7天投放,就可以领两个鸡蛋。一个月下来,鸡蛋送出去了两筐,但居民们的参与度提高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