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梯井道一般土建问题的处理
1.顶层高度不够
这种情况应将机房井道局部向上抬高到顶层高度满足标准尺寸,即“起炕”,“起炕”后井道顶板上皮到吊钩下缘的距离必须满足曳引机安装空间要求,一般应大于2200mm。如果“炕”的高度大于等于500mm,则电梯安装后用户必须做高台护栏及爬梯(有时用户也会委托电梯厂家来做)。
2.底坑过深或过浅
如果底坑过深,必须回填到标准深度或比标准深度大100mm以内的深度。底坑过浅则应首先建议用户深挖至标准深度,其次考虑抬高首层地面高度,即首层厅门口地面起坡或起台,然后再考虑降低电梯速度。
3.底坑内如有建筑基础等突出结构
须如实测量,由电梯厂家计算并做出设备或土建的整改方案,如须***基础结构,须经建筑设计部门同意。
重庆钢结构电梯井道、底坑如何维修检查?
1.将轿厢分别放置在两个端站平层位置,测量轿厢、对重的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耗能型(液压)缓冲器应为150~400mm;蓄能型(弹簧)缓冲器应为200~350mm。轿厢、对重撞板的中心与缓冲器中心的偏差不大于20mm,同一基础上的缓冲器顶部与轿底的对应距离差应不大于2mm。缓冲器应固定可靠,液压缓冲器应垂直,液位应满足正常工作要求,液压缸与柱塞应活动顺畅无腐蚀。
2.检查对重护栏,对重(或平衡重)的运行区域应采用刚性隔障防护,该隔障从电梯底坑地面上不大于0.30m处向上延伸到至少2.50m的高度。其宽度应至少等于对重(或平衡重)宽度两边各加0.10m。对重压板应固定压紧。对重导靴片或轮应牢固无过度磨损。
3.检查曳引绳不应有过度磨损、断股现象,断丝数量也不应超过报废标准。
钢结构电梯井道和混凝土井道哪个好一点
现今的电梯井道一般分为钢结构井道和混凝土井道两大类,它们各有优缺点。我们分别为你介绍一下:
钢结构电梯井道
1、施工干扰小,速度快。
2、钢材塑性好、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很符合旧楼加装梯的不二选择。
3、钢结构抗震可以达到10级,然而土建工程的抗震性只能达到7级,钢结构自重小,刚度小,这样在计算水平震作用的时候,往往震力就会比混凝土结构小,而且其塑性的能力强,在灾害时可以吸收大量能量,所以钢结构要好。
4、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已建成的钢结构也易于拆卸、加固或改造。
5、钢结构的密封性好、钢结构的气密性和水密性较好。
6、采光性好。
7、钢材易于锈蚀,必须应采取防护措施。
混泥土井道
1、造价经济。
2、混泥土承受压力具有坚固、耐久、耐腐蚀的特性。
3、施工周期长。
4、建筑材料不可回收再用。
混凝土井道经济实惠、坚固耐用、免于维护是市民群众多数的选择。外部景观好的楼宇,也有选择做钢结构观光电梯,观光井道同时能满足狭窄场地的部分采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