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尤其是隋唐两代宫殿建筑和碑石墓志发展。所用砖瓦;在纹饰方面,与以前的秦代相比,却大有逊色。唐代建筑用砖,以莲花、葡萄纹为多见。唐代砖雕比较突出的是1978年河南洛阳发现的修定寺塔。塔身是用预先设计的花纹图案雕砖连续镶嵌而成(砖系模制涂釉)。图案纹样作如下安排:位于塔檐以下四壁,为一排天幕、华绳、流苏间以莲花,其下则构成为竖菱形,作鱼鳞式排列,每一菱形内的纹样又有多种变化,如人物、动物、花卉等。人物中有武士、童子、舞人、胡人、力土和不属于的***、仙女、魔师;动物中有象、狮子、龙、虎、鞍马等等,每一个菱形内的图像都不相同。而这些人物、动物,都有繁复的卷云相衬托,形成整个壁面光彩绚丽、灿烂夺目的效果。另外,在塔的南面,有拱形塔门,门左右的金刚力土和青龙等,也是雕砖镶成;而在塔的四角,各有一根花砖砌成的立柱。像这样的镶砖花纹塔,在***范围内也是很少见到的。宋代砖雕艺术较有代表性的是1955年在河南禹县白沙镇出土的几座墓葬。
苏派砖雕
苏派砖雕是南方地区的典型砖雕,苏州的砖雕门楼字牌都是名人题字,精美的书法和典雅的砖雕往往相得益彰,使苏州砖雕更添了几分浓厚书卷气。苏州曾经拥有二百余明清时代的砖雕门楼,可惜大部分都被湮灭。
砖雕史话
砖雕的初使用,就是它的雏形是从住宅建筑开始的。住宅是人类基本的生存必要件之一,也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以丰富的信息遗存,让今人联想六千多年前四五十座房屋聚集的村落,标志着原始建筑空间***观念的启蒙;由夏代延续到商代的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一万余平米的面积内,遗存着许多廊庑和的柱洞。可以说,从穴居发展至窝棚屋舍,人类不断地发挥着自己的才智,这其中包含着强烈的抵御寒暑、防御兽害、阻止外族等人类本能的自然生存精神,同时还表现了非凡的超越自我的渴望。砖雕,便是这种渴望的具象形态的z佳载体。这四人从其手持***和服饰装扮来看,与文献记载的宋杂剧角色是一致的。

古建筑中砖雕的工具有:0.3—1.5厘米的钻子各一种、木敲手、磨头等。如能用机械代替则更好。砖雕可以在一块砖上进行,也可以由若干块组合起来进行。一般都是预先雕好,然后再进行安装。
雕刻的手法有:平雕,浮雕(又分浅浮雕和高浮雕),透雕。如果雕刻的图案完全在一个平面上,这种手法就叫平雕。平雕是通过图案的线条给人以立体感,而浮雕和透雕则要雕出立体的形象。浮雕的形象只能看见一部分,透雕的形象则大部分甚至全部都能看到。同时石材的着色处理适合毛面石材(如文化石)火烧板哑光面和粗面石材,包括板石着色处理后增强和维护色彩及纹理的作用,能粘结在室内外石材上,产生一层透明,无光泽的涂层起z大防护作用。透雕手法甚至可以吧图案雕成多层。
古代砖雕、石雕、木雕一般取材内容及寓意
砖雕与石刻宋元时期都曾得到极大的兴盛,它们在明清以来的继续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戏曲木雕则在前代少见,或许是由于其材质不易久存的原因,使我们难以看到比较久远的历史。明清戏曲砖雕与石雕从宋元墓葬中走了出来,大量进入俗世的生活环境,木雕也不失时机地掺杂其中,构成明清雕刻艺术的一支。各地区在砖雕的创造和使用上叶基本形成了与本地区建筑样式相适应的固定装饰风格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