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继续从南天竹的群体中认真选择,还会发现更多更好的变型,国外已将多种变异定为不同的品种,例如‘火焰南天竹’‘勇士南天竹’、‘矮生南天竹’等。南天竹的生物学特性表现如何?
红叶南天竹变型和栽培品种均为常绿灌木,高达1米左右,干直立,丛生少分枝,老茎浅褐色,幼枝常红色。2至3回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各级羽状小叶对生,小叶革质,长3厘米至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近无柄,深绿色,入冬现红色


开沟播种:在苗床上按15厘米行距开沟,沟深5至7厘米。将已发芽露白的混沙种子均匀撒播于播种沟内,种粒间距一般为2至3厘米,然后加盖一层厚约2至3厘米的肥土或火烧土,以不见种子为度。使用火烧土可防止幼苗发生病害。后将床面喷湿,覆盖一层稻草或秸秆保湿。 五、播种管理:出苗前要经常喷水,保持床面湿润,一般15天后即有70%以上的种粒破土而出。宋人杨诚斋咏《南天竹》的诗云:“花发朱明雨后天,结成红果更轻圆。应分2至3次揭去覆草(或秸秆)。若温度过高(超过30℃),在揭覆草的同时,必须搭棚遮阴,为幼苗生长创造一个阴凉湿润的环境。当植株长出真叶且天气转凉后,即可全部撤去覆盖物,锻炼小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