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量校准人员的考核一般就是计量法定机构或计量校准服务机构持计量检定员证来进行校准或检定,根据各省地区不同,计量校准人员在进行检定或校准时,持有计量检定员证才能对仪器进行校准。计量是***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作为***公品和公共服务,计量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合理利用资源、节能降耗等供给侧改革涉及的许多方面都大有可为。仪器校准报告是对计量器具进行校准后得出数据后的报告或证书,不作仪器合格与否的判定,只作出该仪器的允许误差数值。 仪器校准报告/证书的是按照计量器具校准规范的校准方法来出具,也可以按照计量器具的检定规程的方法来出具。
计量学的主要工作是在各种实验室进行的。根据不同的计量需求,有五种类型的计量实验室,分别为:一级实验室、二级实验室、研究实验室、校准实验室、流动实验室。现场计量校准服务前,应对必要的环境条件(如温湿度、振动、供电电源清洁度、电源接地、静电、电磁辐射、屏蔽效果等)进行实地测试,对测试获得的环境条件进行确认。在中国,仪器校准是多数企业必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有些是外部对企业的要求,有些是企业内部的需求,总之仪器校准的需求是从来未停止过,而且是越来越多,特别是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靠品牌,靠实力竞争的今天。
通过对测量设备进行检定/校准来使量值具有溯源性的做法,是保证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主要手段,它是计量检测体系的重要的工作内容。计量技术机构进行校准工作,应出具校准证书,并应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的规定。校准证书应仅与量和功能性检测的结果有关,校准证书中给出校准值或修正值时,应同时给出它们的测量不确定度。校准周期由***根据使用计量器具的需要自行确定。可以进行按期校准,也可以不按期校准,或在使用前校准。校准周期的确定原则应是在尽可能减少测量设备在使用中的风险的同时,维持1小的校准费用。
核验是指当检定、校准、检测人员完成规程、规范规定的程序后。由未参与操作的人员,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的审核。核验人员应不低于操作人员所需资格,且对该项目检定、校准程序熟悉程度不差于操作人员。计量,是一门科学测量的学问。尽管制造商对产量、校准负责,遵从设备要求,计量实验室必须证实制造商说明书上关于仪器仪表的准确度。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日趋国际化,计量校准实验室间的国际互认,实验室认可,质量体系认证等显得极其重要,只有互认才有机会准入,只有互认才有市场。有互认才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