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新材料展(中国工博会、上海工博会)
2021国家会展中心的新材料展电池材料展区
时间:2021年8月24-28日
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上海新材料产业发展论坛参会单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厦门市新材料产业协会、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上汽通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一郎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上海三爱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华谊树脂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材料学院、上海新能量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大学材料学院、晋大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等
新材料产业展工作座谈会上蒋玮处长介绍了本市新材料产业展发展配套政策以及2019年工作方向和内容,并听取行业内相关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院校以及各区经委的意见和建议。蒋玮处长表示,新材料产业展经过4年的发展,展览面积从开始的3,000平方米到如今的12,000平方米,这说明新材料产业展的发展已逐渐步入正轨。此外,蒋玮处长还介绍了相关的配套政策,列举了国家新材料首批次保险、上海市新材料首批次的补贴、市经信委技改投资补贴、基础材料的应用研发、成立了一批新材料基金以及市人社局特批上海市新材料应用技术人才培训基地等六大主要政策,鼓励新材料相关领域的单位积极参与。
经过各方努力,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2.65万亿元,年均增速27.6%。在部分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领域,我国还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甚至“领跑”。例如,在关键材料方面,中芯国际前七大耗材中六类材料实现国产采购;南山集团铝合金厚板通过波音公司认证并签订供货合同;中船重工兆瓦级稀土永磁电机体积比传统电机减少50%、重量减轻40%;世界首座具有第四代核电特征的气冷堆核电站关键装备材料国产化率超过85%;液态金属在3D打印、柔性智能机器、血管机器人等领域实现初步应用等。
工博会新材料产业展解读近几年国家发布的重要的新材料政策,1、《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发布时间:2017/1/23。发文单位: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目标: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态势基本形成,突破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等领域技术装备制约,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特殊钢、先进轻合金材料等领域实现70种以上新材料产业化及应用;建成与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工艺装备保障体系;建成较为完善的新材料标准体系,形成多部门共同推进、国家与地方协调发展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格局,具有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企业。
参加2021第23届工博会新材料展,了解新材料发展的地方性政策。重庆:关于印发重庆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重庆在《关于印发重庆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集群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整机产品关键材料本地满足率提升至70%以上,其中先进基础材料1125亿元,关键材料325亿元,前沿新材料50亿元,形成轻合金材料制造基地、玻纤及复合材料制造基地、化工新材料制造基地,打造完整的石墨烯产业链,为把我市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峥谈到,通过此次会议加深对中国工博会新材料展的认识、对展会规模的了解,并希望通过展会更好的展示中国商飞在上海新材料产业应用的前沿形象。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市场处副处长叶繁华表示,新材料是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商飞重视中国工博会新材料展、争取将宽体、机身等涉及到航空复合材料的内容带到中国工博会新材料展现场。
2021国家会展中心的新材料展电池材料展区
工业材料展展品范围大类:石墨烯、增材制造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以及极端环境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用材料、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用材料、航空航天装备材料类、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材料、电力装备材料、节能环保材料、橡塑材料类、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类、金属结构材料类、5G新材料类、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类、新能源材料类、纤维及复合材料类、纳米材料类、稀土类、石墨烯材料类、前沿新材料类、工业陶瓷材料类、增材制造材料类、介电材料类、金属电子材料类等等。
新材料展、中国新材料展、工博会新材料展、上海新材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