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我国很多陆地油田都属于渗透性油藏,在油田生产开采中后期阶段,这种情况下都会采取注水开发工艺,而注水工艺的水源主要是来自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后的净化水,而少量经过生化处理后的水进行外排,但是根据相关水质标准要求,油田含油污水外排一定要达到污水综合排放相关排放标准的具体要求。这就要求油田企业必须要针对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不断改进,这样才能满足生产实际需求。
由于目前油田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导致来液量急剧增加,联合站的脱水处理工艺流程经常会处在超负荷运行状态下。针对这种现象,可以通过现有的脱水系统进行扩建改造,在其中引入与脱水器,来针对来液进行预处理,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油田脱水处理系统出口处的含油标准,保证整个生产系统实现正常运行。
采油废水是进行油田资源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污染问题。而采油废水的注水处理技术主要是,针对低渗透油田所造成的污染进行控制技术。低渗透油田的空隙和喉道是由细空隙、小空隙以及微孔隙;细喉道、微喉道组成,这就意味着相关建设人员必须对采油的水质进行严格控制。特别是,对于水质中的油颗粒粒径以及悬浮物含量进行控制。为保证低渗透油田的采油废水处理效果,建设人员可通过注水处理技术对其进行控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关建设人员首先要对含油量较大的采油废水进行处理。具体就是通过压力除油罐和粗粒化罐来进行初步的废水处理。其次,将经过初次处理后的采油废水通过预滤器来滤除污水中没有得到溶解的石油类物质,或是悬浮物。后,在通过精滤器将采油废水进行二次过滤。这样一来,就可以把采油废水中的颗粒粒径悬浮物处理干净,同时还能达到回注污水的目的。
地埋式石油化工污水试验方案选择
经过分析,回用浓水和循环水置换水的水质比较接近,都需要降低 TN 的浓度,因此本试验方案采取分质处理方式,回用浓水和循环水置换水混合处理,其他含盐污水混合处理的方案。
原水经过上游多个生化处理,残留 CODcr 可生化性差,且多为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不适合直接采用生化处理工艺,可采用氧化剂催化氧化技术,将水中的长链和环状难降解的有机物进行解环、断链,将大分子断链变成小分子物质,提高处理水的B/C,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创造条件。同时随着氧化过程的进行,一些简单的有机分子和还原性物质也同时被氧化,还可以降低 CODcr,减轻后续深度生化处理负荷。
根据以上分析,为保证污水处理出水稳定达标,确定工艺路线为:回用浓水和循环水置换水混合处理,采用“氧化 生化处理 后处理”长流程处理工艺。其他含盐污水采用“氧化 后处理”短流程处理工艺。
为保证处理效果,特考察不同氧化剂及生化处理工艺对处理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