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锂电池处理设备工艺流程:
废锂电池中的钴、锂、铜及塑料等均是宝贵资源,具有极高的回收价值。因此,对废锂电池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处置,不仅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而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锂电池主要由外壳、正极、负极、电解液与隔膜组成。正极是通过起粘结作用的PVDF将钴酸锂粉末涂布于铝箔集流体两侧构成;负极结构与正极类似,由碳粉粘结于铜箔集流体两侧构成。目前,废锂电池资源化研究主要集中于价值高的正极***钴和锂的回收,对负极材料的分离回收鲜见报道。废锂电池负极中的铜(含量达35%左右)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重要生产原料,粘附于 其上的碳粉,可作为塑料、橡胶等添加剂使用。因此,对废锂电池负极组成材料进行有效分离,对于限度地实现废锂电池资源化,消除其相应的环境影响具有推动作用。常用的废锂电池资源化方法包括湿法冶金、火法冶金及机械物理法。相比于湿法及火法,机械物理法无需使用化学***,且能耗更低。
废锂电池正极回收设备特点:
1、通过锤振破碎、振动筛分与气流分选组合工艺可实现对废锂电池正极材料中金属铝与正极材料的资源化利用。
2、正极材料经过锤振破碎可有效实现碳粉铝箔间的相互剥离,后经基于颗粒间尺寸差和形状差的振动过筛可使铝箔与正极材料得以初步分离。锤振剥离与筛分分离结果显示,铝与正极材料分别富集于粒径大于0.250 mm和粒径小于0.125 mm的粒级范围内,品位分别高达92.4%和96.6%,可直接送下游企业回收利用。
3、对于粒径为0.125~0.250 mm且铝品位较低的破碎颗粒,可采用气流分选实现铝与正极材料间的有效分离,当气流速度为1.00 m/s时即可取得良好的回收效果,金属铝的回收率可达92.3%,品位达 84.4%。
4、该设备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厂家,对报废正极片中的正极材料进行分离处理,以便循环利用之目的。成套设备在负压状态中运作,无粉尘外泻,分离效率可达98%以上。

采用贵重的金属催化剂降低废气中有机物与O2的反应活化能,使得有机物可以在250~350℃较低的温度就能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属无焰燃烧,高温氧化气通过换热器与新进废气间接换热后排掉,热量利用率一般≤75%,常用于处理吸附剂再生脱附出来的高浓废气。
RTO的燃烧方式与CO相同
换热方式与RTO相同,由于***比RTO,能处理的废气种类受催化剂影响又比RTO少,所以很少企业采用RCO工艺。热分解以RTO和CO的应用例子较多,如果用于处理吸附脱附的浓缩气,两者差别不大,但若直接处理中高浓度废气时有很大区别,需要企业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