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水质量管理的指标:共晶团
灰铸铁共晶结晶时,石墨与奥氏体几乎同时生长,由两个固相形成多面体结晶.其特点是石墨在共晶团间不连续,这就严重地消弱了石墨对基体的割裂作用,所以共晶团数目越多,越细化.强度提高很快,这同一般合金化所引起的强化不同,后者是强度增加 硬度也增加.而前者是强度增加的同时硬度增加的并不明显.这是一种弥散强化形式.
例如:内燃机缸盖不少于350个/平方厘米 这样高压缩比下,不漏气,备用功率大.
铸铁炉前快速热分析技术是以铸铁***形成过程的凝固温度曲线为被测对象,对凝固温度曲线进行数学分析,得到不同成分下曲线的特征点,根据预先确认后的数学模型计算出铁水的碳当量(CE%)、碳含量(C%)、硅含量(Si%)等指标的铸铁炉前快速分析技术,测量精度可以达到 CE ? 0.10 %、C ? 0.05%、Si ? 0.10%,是铸铁生产中炉前使用的简洁、快速、准确的仪器。在工业发达***被广泛应用于炉前铁水的在线测量中。随着近几年国内铸造市场的快速发展,热分析仪在独资,合资和生产出口铸件的工厂得到迅速的普及,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天津埃克申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铸造设备研究开发,工业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设计的高科技民营企业。
热分析检测球化率的实验——实验仪器设计
在原有天津撒布浪斯探测仪器有限公司热分析系统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套测量系统,此系统包含两路高的精度温度采集系统,一路用于原铁水冷却曲线的温度采集,另一路用于球化处理后铁水冷却曲线的温度采集,并在WINDOS2000系统下设计开发了一套分析软件进行实验分析
铸造生产中铁水的温度价值和检测
铁水的“临界温度”
铁液熔化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铁液的过热温度,延长高温静置时间,都会导致铸铁的石墨及基体***的细化,使铸铁强度提高,硬度下降。
进一步提高过热温度,铸铁的成核能力下降,因而使石墨形态变差,甚至出现自由渗碳体,使强度反而下降,因而存在一个临界温度。临界温度的高低,主要决定于铁液的化学成分及铸件的冷却速度。
所以促进增大过冷度的因素,例如减少碳和硅百分含量、增加铁液的冷却速度、降低铁液的成核能力等等,皆使临界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此临界温度与炉料组成、熔炼设备、化学成分等因素有关。
一般认为,灰铸铁的临界温度约在1500-1550度左右。所以在此限度内总希望出铁温度要高些。根据多方面的经验,良好的灰铸铁的临界温度约在1520-1550度,铁液保温炉的温度在1480-150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