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新材料展(中国工博会、上海工博会)
2021效果好的NMIS展展商位置分布
时间:2021年8月24-28日
地点:***会展中心(上海)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会、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会、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会等***出席了本次上海新材料产业发展论坛,论坛还邀请了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张忠伦***理事、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杨植岗***副秘书长、中国新材料测试评价联盟孙泽明秘书长、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经理庄巍、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喜军等业内***与企业代表作了专题报告。来自国内外院校、科研院所、材料企业相关的150余位行业从业人员参加了此次论坛。
迄今为止,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已经踏着坚实的步伐走过了二十一个年头。,同时,工博会不断强调服务企业市场需求办展,开展了大量的市场调研与征询,在了解参展企业在目标客户、产品需求等方面的信息的基础上,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推介与路演。,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如何把握产业转型升级机遇,找到企业发展的未来?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上海产业基础、科研集聚和人才阵地,以应用为***,打破区域界线,加大地区合作,推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
参加2021第23届工博会新材料展,了解新材料产业发展建设任务。3.新材料生产应用信息数据库。加强生产应用技术参数信息共享与数据积累,建设新材料生产应用数据库,为新材料性能分析、应用评价、故障诊断等提供支撑,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定期研究制定关键领域技术路线图,提出新材料需求指南。4.新材料生产应用公共服务体系。***制定产品标准与设计规范,促进新材料标准及下游应用设计规范衔接配套。开展新材料和终端产品委托开发、应用验证、知识产权协同运用、企业孵化等公共服务。5.新材料生产应用人才服务体系。紧盯国际科技前沿,用市场化手段,大力引进国(境)外人才。按需施策、精准引才。积极实施人才境外培训计划,加***才***建设。
***副部长王江平指出,***新材料平台是我国新材料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工作。推进平台建设,要在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方面下功夫,体现多方合作、统筹力量、整合资源。要认识到平台建设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项长期事业。要充分体现平台的公共服务功能,解决新材料产业发展共性问题,真正成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功能载体。要把平台建设与承担单位自身的长期发展规划相融合,充分发挥市场,创新运行机制。王江平强调,***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要进一步明确功能***,建品牌、树***,充分发挥联盟作用,加强资源整合。生产应用示范平台要坚持市场主导、推动,产用结合、协同发展,做好服务、开放共享。资源共享平台要在建好6大功能模块的同时,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明确运营主体和数据产权主体。王江平要求,各牵头单位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把新材料平台建设好,为制造强国与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保障。
参加2021第23届工博会新材料展,了解新材料发展的***性政策。2018年4月***、***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案的通知》提出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围绕***基础材料、关键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和新材料产业链各关键环节,基本形成多方共建、公益为主、有效集成的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服务生态体系。初步建成具有较大的资源开放共享程度、安全可控水平和运营服务能力的垂直化、***化网络平台,以及与之配套的保障有力、服务协同、运行有效的线下基础设施和能力条件。建立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的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门户网络体系。
通过***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可以看出,***发展新材料产业的核心目标是:提升新材料的基础支撑能力,实现我国从材料大国到材料强国的转变;具体从关键材料、***基础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个方向展开,同时还要结合我国实际促进特色资源新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2021效果好的NMIS展展商位置分布
NMIS展展品范围大类:石墨烯、增材制造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以及极端环境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用材料、***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用材料、航空航天装备材料类、***轨道交通装备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材料、电力装备材料、节能环保材料、橡塑材料类、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类、金属结构材料类、5G新材料类、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类、新能源材料类、纤维及复合材料类、纳米材料类、稀土类、石墨烯材料类、前沿新材料类、工业陶瓷材料类、增材制造材料类、介电材料类、金属电子材料类等等。
新材料展、中国新材料展、工博会新材料展、上海新材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