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流量计可测量工况体积流量或标准体积流量(一体化智能温度、压力补偿),根据用户需要,可附带脉冲或4~20mADC电流输出功能。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氮气计量仪表。
氮气流量计原理结构
氮气流量计在流体管道中,垂直插入—个柱形阻挡物,在其后部(相对于流体流向)两侧就会交替地产生旋涡。随着流体向下游流动形成旋涡列,我们称之为卡门涡街。我们把产生旋涡的柱形阻挡物定义为旋涡发生体在一定条件下旋涡的分离频率与流体的流速成线性关系。因而,只要检测出旋涡分离的频率,即可计算出管道内流体的流速或流量。
产品特点
●可将氮气流量做更精密的控制以节省成本。●氮气流量控制亦可避免氮气流量太大,导致热量补充不足。●可正确得知氮气的出量。
技术参数:
输出方式:现场液晶显示,脉冲、4~20mA输出或485串行通讯接口,可与工业自动化系统连接。
供电电源:内置电源(3.6V电池),外供电源(12VDC、24VDC)。
介质温度:350℃。
环境温度:-30℃~+55℃;(压力补偿时为0℃~+55℃)
工作压力:1.6MPa~40MPa;
准确度:0.5级、1.0级、1.5级。
公称通径:卡装式:DN10~DN300;插入式:DN350~DN1000;法兰式:DN10~DN300。
流量范围
耐腐型通径DN(mm) |
普通型通径DN(mm) |
流 量 范 围 |
***大压力损失 |
||
空气m/h 20℃0.101325 MPa |
水L/h 20℃ |
空气(kPa) |
水(kPa) |
||
15 |
15 |
0.07~0.7 |
2.5~25 |
7.1 |
6.5 |
0.11~1.1 |
4.0~40 |
7.2 |
6.5 |
||
0.18~1.8 |
6.0~60 |
7.3 |
6.6 |
||
0.28~2.8 |
10~100 |
7.5 |
6.6 |
||
0.40~4.0 |
16~160 |
8.0 |
6.8 |
||
0.70~7.0 |
25~250 |
10.8 |
7.2 |
||
1.00~10 |
40~400 |
10 |
8.6 |
||
25 |
1.60~16 |
60~600 |
14 |
11.1 |
|
25 |
3.00~30 |
100~1000 |
7.7 |
7 |
|
4.50~45 |
160~1600 |
8.8 |
8 |
||
7.00~70 |
250~2500 |
12 |
10.8 |
||
50 |
11~110 |
400~4000 |
19 |
15.8 |
|
50 |
18~180 |
600~6000 |
8.6 |
8.1 |
|
25~250 |
1000~10000 |
10.4 |
11 |
||
80 |
40~400 |
1600~16000 |
15.6 |
17 |
|
80 |
75~750 |
2500~25000 |
8.1 |
||
100 |
100~1000 |
4000~40000 |
9.5 |
||
100 |
150~1500 |
6000~60000 |
10 |
||
150 |
125 |
8000~80000 |
|||
100000~1000000 |
|||||
150 |
15000~150000 |
氮气流量计的安装条件:
1、传感器可安装在室内,也可安装在室外。环境条件要符合要求。
2、传感器应安装在水平、垂直或倾斜(流体的流向自下而上)的与其公称通径相应的管道上。
3、传感器应避免安装在有机械振动的管道上。当振动不可避免时,应考虑在距传感器前后约2DN处的直管段上加固定支撑架。
4、传感器应避免安装在有较强电磁场干扰、有热辐射、有腐蚀性气体、空间小和维修不方便的场所。
5、被测介质含有较多杂质时,应在传感器上游直管段要求的长度以外加装过滤器。
6、传感器的上、下游应配置一定长度的直管段,直管段的内壁应清洁、光滑,无明显凸凹、积垢和起皮等现象。其长度应符合要求。安装液体传◆感器的附近管道内,应充满被测液体。
7、直管段内径尽可能与传感器通径一致,若不能一致,应采用比传感器通径略大的管径,误差要≤3%并不超过5mm。
氮气流量计安装步骤要求
1、将配备的专用法兰分别焊接到上下游直管段上,使专用法兰和直管段的内径严格垂直与同心。
2、将传感器夹在焊有专用法兰的上下游直管段上,用螺栓紧固,使上下游直管段与传感器保持同轴。
3、传感器安装方式:传感器应朝上或水平(放大器指向)安装;介质温度超过250℃,传感器应水平安装。
4、传感器及管道必要时应良好接地,接地电阻≤10Ω。
5、传感器上、下游直管段长度的要求。
安装使用注意事项:
1、专用法兰与直管段焊接时不能带着传感器焊接。
2、安装时应使传感器的流向标志与管道内流体流向一致。
3、传感器安装前,法兰凹槽内必须放好密封圈。压力和温度测量点的位置,取压点在传感器下游3~5DN处,测温点在下游5~8DN处。
4、测量高温介质时,切勿用隔热材料把传感器连接杆周围包起来。
5、连接传感器的屏蔽电缆走向,应尽可能远离强电磁场的干扰场合。***不允许与高压电缆一起敷设,屏蔽电缆要尽量缩短,并且不得盘卷,以减少分布电感,***大长度不应超过200米。
6、安装传感器前,管道必须进行清洗。冲掉管内的杂质,避免通流后堵塞传感器。测量液体的管道必须充满被测液体,防止气泡的干扰。
7、测量气体的管道为防止储积液的干扰。高温高压下更换探头体时,必须安全操作,做好高温防护。降温***后在安全条件下方可更换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