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工艺及方法
1.1.施工工艺流程
1.2.施工方法
1.2.1.基层检查验收
基层要求表面干燥,其含水率按规定不应超过8%,或通过覆盖粘结试验。要求表面应平整,保证基层坚硬、不出现起砂、裂缝、松动、起鼓、不平等现象。表面平整检查应采用2m长直尺检查,直尺与基层的间隙不应超过5mm,只允许平缓变化,每米长度内不得多于一处,表面无积水,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防水基层若有缺陷或积水等现象,必须进行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防水层的施工。屋面防水
1.2.2.冷底子油施工
先将验收合格的基层进行清理,并在基层上涂喷处理剂,要求处理剂涂喷要均匀,待基层处理干燥后,再进行防水卷材的铺设施工。
1.2.3.防水卷材的铺设
防水卷材的铺设应按规范要求平行或垂直于屋脊方向铺设。我们计划将防水卷材按粮库的现场实际情况,按顺水方向由低向高平行于屋脊方向或出之于屋脊方向进行铺设。屋面防水隔热材料
⑴施工前应将验收合格的基层清理干净,并将棱角处尘土吹净。
⑵涂刷基层处理剂要均匀一致;
⑶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应按设计要求对屋面防水工程需做附加层的部位进行处理。
⑷确定卷材铺贴顺序和铺贴方向,并在基层弹线,然后铺贴卷材。
⑸用火焰喷枪或喷灯烘烤卷材的底面和基层的夹角,喷灯距交界处300mm左右,使卷材表面的沥青层液化,边烘烤边向前滚卷材,随后用压辊滚压,使其与基层或与卷材粘结牢固。注意烘烤温度和时间以使沥青层呈融溶状态为度。
⑹卷材搭接按以下方法进行:
a长边搭接:卷材纵向搭接宽度,单层防水≥80mm,必须仔细操作,先熔去待搭接部位卷材上的防粘层和粒料保护层,同时应熔化接缝两面的粘结胶,然后进行粘合排气,用手持辊压实,并应有明显沥青条;
b短边搭接:卷材两端必须全部粘结,搭接宽度,单层宽度应≥100mm,并在基层卷材***弹线、试铺,按卷材规格、铺设要求、屋面排水坡度、细部尺寸,确定卷材的铺设方案。
c同一层相邻两幅卷材铺贴:横向搭接边应错开1500mm以上,且上、下两层卷材禁止相互垂直粘贴。
第二道防水施工工艺流程同第—道设防,但应注意上下两层卷材长边接缝应错开不小于三分之一幅宽,短边搭接缝错开不小于1.5m。
d带板岩片卷材短边搭接:需要去掉搭接部位的岩片层,在卷材上定出位置用喷灯加热相关部位后用抹子刮掉板岩部分。
⑺卷材铺贴完毕后,必须对搭接部位、端部及卷材收头部位进行密封处理,应嵌涂密封材料、封口胶或冷贴结剂,然后抹平,使其形成明显沥青条。
1.2.4.成品保护措施
⑴第—道卷材铺贴经检验合格后,应对防水层采取保护措施。尽量减少交叉施工,以避免防水层被***。
⑵第二道卷材铺贴经检验合格后,进行后继工序施工时应尽量避免***已完工的防水层。若不慎将防水层***,***方应及时通知我方以便进行维修。若后继工序将对防水层造成较大影响时,请施工方在施工前与我方现场管理人员联系,以便共同商讨防水层的保护措施。
1.3.细部构造处理
防水卷材铺设的另一个关键工序是细部的构造处理。如细部的构造处理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将对防水工程的质量造成重大的影响。其细部处理包括雨水口的处理、天沟的处理、排气出口细部处理、与山墙连接处的处理等。






屋面防水工程节点
屋面防水工程的节点细部构造是防水工程的重要部份,屋面发生渗漏往往出自上述部位,除去施工影响因素以外,做好各项细部构造处理及有关技术设计尤为重要。 -屋面防水
1 节点细部构造-
屋面防水工程节点一般多而复杂。不同的构造、形式和材料,设计不尽相同。众多的节点包括:屋面檐口、天沟、水落口、泛水、压顶以及防水工程的变形缝、分格缝、穿过防水层管道、预埋件、出入孔、施工缝、地漏和防水层的收头等等。 -屋面防水隔热材料
1.1节点设计的原则 -
1.1. 1全l面考虑结构变形,温差变形,干缩变形、振动诸因素,节点设防上应增设附加层,以适应基层的变形。在构造防水层的铺设上以空铺法为宜,在选材上可用高弹性、高延伸材料做相应处理。 -
1.1.2采用柔性密封、防排结合,材料与构造防水相结合的做法。
1.1.3节点应以卷材、涂料、密封、刚性防水材料等互补的多道设防进行技术设计。 -
1.1.4考虑整体设防能力。***是防水耐用年限。为此,节点上使用的材料其性能指标均应高于其他部位,特别是耐老化性能要好。 -
此外,由于每栋建筑不一定全部相同,尚需进行个别设计,这时节点的设计应有灵性,即参考设计原则与标准大样并结合具体情况而设计,不宜统一套用标准图。-
1.2主要节点设计-
依据国标GB50207-9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主要节点构造的设计如下。
1.2. 1檐口-
无***排水檐口分预制型与整体现浇型。檐口的收头使用密封材料嵌固的居多。设计处理:在檐口端部留有凹槽,收头压入槽内固定,密封材料封严,上面还可用水泥砂浆抹压。-
1.2.2檐沟、夭沟-
檐沟、天沟设计应以确定排水坡度为主。另外,对易于发生变形裂缝处,如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增置附加层且空铺,空铺宽度应为200mm。对外檐封口的防水层应收头固定密封,上面用水泥砂浆抹压。
1.2.3水落口、地漏 -
水落口设计要选择与防水材料相适应的水落口配件及水落口管径。在水落口与基层交接处留有凹槽,密封材料嵌固。对水落口的标高与坡度要合理确定,一般水落口四周500mm范围内排水坡度不小于5%。防水材料选用涂料为宜,做成无接缝的整体涂膜,并铺设附加层和防水层。
1.2.4泛水收头 -
泛水处理失误是渗漏原因之一,目前改进的做法有三种: -
(1)砖砌女儿墙泛水不高时,卷材收头可直接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压顶应做防水处理。-
(2)墙身为砖墙时,留凹槽,不做挑檐。以往挑檐常发生开裂,导致渗水从防水层背后流入室内。现行设计,承接屋面防水工程,防水层端头入槽固定密封,凹槽距屋面找平层***l低高度不应小于250mm,凹槽的上部墙体也应做防水处理。-
(3)墙体为混凝土时,卷材的收头可用金属压条钉压,并有密封材料嵌固。-
1.2.5压顶 -
以往压顶设计多是砌砖抹水泥砂浆、或预制混凝土块、现浇混凝土压顶做法。但时有干缩、开裂而发生渗漏现象。为此,目前已改用金属压顶或采用合成高分子卷材压顶处理,以期提高压顶设防。
1.2.6变形缝 -
分一般变形缝及高低跨变形缝。变形缝设计:缝内宜填充泡沫塑料或沥青麻丝,上部填放衬垫材料,并用高延伸、高强度卷材封盖。顶部应加扣混凝土盖板或金属压盖。
过去有高低跨变形缝挑檐的做法,但作业难度大,现亦改为卷材密封处理,并有金属覆盖板做外保护。
1.2.7穿过防水层管道 -
穿管多种多样,包括伸出屋面排汽管道、穿过卫生间管道、穿过地下室和蓄水池穿墙管道等等。为防止混凝土干缩与管周脱开裂缝而导致渗漏,设计时须在管道四周与混凝土间留有凹槽,一般20 X 20(mm),填嵌密封材料,并将管根部垫高,做成1/10排水坡,以利排水,然后做防水层。伸出屋面防水层管道还要求防水层与管道绑扎牢固,再以密封膏密封。地下室、蓄水池和卫生间采用套管防水处理,即浇灌混凝土时先预埋套管,北辰屋面防水,并焊有几道止水片,当管道通过套管后,两端用密封材料填嵌。 -
1:2.8出入口 -
有水平式及垂直式出入口。水平式出入口多为开门的水平出入,对出入口防水层收头应压在混凝土踏步下,楼房屋面防水,防水层的泛水应设护墙。屋面垂直出入口防水层收头应压在混凝土压顶圈下。-
1.2.9分格缝 -
常见分格缝有结构层、找平层、刚性防水层分格缝。分格缝防水处理可以密封材料嵌填、空铺卷材、或盖瓦处理。一般嵌填密封的缝宽***l大不超过40mm,***l小不低于l0mm。外露式分格缝要另加设保护层。
1. 2.10施工缝 -
防水混凝土一般不准留置施工缝。在地下建筑、贮水池等工程可留水平施工缝于立墙。施工缝分构造施工和材料止水施工缝,这里不过多叙述。

屋面工程
屋面板渗漏
原因:
(1)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质量不良,有微孔渗透现象;屋面防水
(2)屋面板开裂;
(3)防水涂层粘结不良,起泡,损坏;
(4)防水涂层延伸性不够好,随板面开裂而被拉裂,或防水涂层老化龟裂。屋面防水隔热材料
堵漏措施:
(1)局部清理已损坏的旧防水层表面,彻底清除所有杂物,尘灰。涂刷与旧防水层相同的防水涂料,或涂刷与旧防水层具有良好粘结力的同类防水涂料,并加贴纤维布增强。
(2)彻底铲除旧防水层,屋面防水隔热材料,露出屋面结构层或找平层,按板面及墙面渗水堵漏措施的贴缝法,填缝或填缝加贴缝法,对裂缝进行封闭处理,并在一定范围的面积内,涂刷防水涂料并粘贴纤维纸布增强。

屋面防水隔热材料-北辰屋面防水-湖北宇虹防水放心品牌(查看)由湖北宇虹防水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屋面防水隔热材料-北辰屋面防水-湖北宇虹防水放心品牌(查看)是湖北宇虹防水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全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