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处理
基层处理:
1、基层应力求平整、牢固、清洁、干净,不得有浮灰、污渍等,符合设计要求及验收规范;
2、当地下水位较高时,池底及池壁外部应做盲沟式滤水层。
注意事项:
a、灰浆应有专人配制,搅拌使用电动搅拌器,不得有生粉团(施工前基层可以湿润但不得有明水);
b、拌好的灰浆需放置5-10分钟后使用;
c、使用的容器工具应保持清洁、干净;
d、使用时随拌随用,拌匀的材料应在6h以内用完,以免硬化结块造成浪费;
e、防水层刮好后,若气候过于干燥,涂层表面发白,可用花洒轻轻洒水养护。







屋面防水
屋面防水分为柔性防水(卷材防水层屋面)、刚性防水(土防水屋面)以及瓦屋面防水等不同处理方法。三种方法各有优劣,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有人干脆多种混合使用。
屋面防水的效果好坏,关键其实在于施工过程的精细度。有时为了加强了效果做了好几层防水工序,却可能就因为一道工序出现问题,如刚性材料热胀冷缩,反而因交叉影响引起漏水。施工人员撤离时能否保证防水层完好无损也是影响防水效果的重要因素。有时遗忘一颗螺丝或者哪一脚踩重了也可能留下隐患。烟囱、管道等出屋面的部件周围也是易漏水的薄弱环节。
漏水补救:只能局部区域揭开重新做,只在上面再铺一层一般不能解决问题。
屋面防水的注意事项
1.有必要对工程的防水等级进行区分。如果设计防水等级不明确,要求不明确,就会造成一般建筑重复防水,使用防水材料,增加成本,造成浪费。对于一些建筑,可能进行简单的防水,低档材料很难满足设计要求。由于不同地区的降水量不同,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也不同,对防护的要求也不同。
2.不同的防水材料有不同的施工要求。
3.屋面防水应按“先高后低”和“先远后近”的顺序施工,而不应按“先高后低”和“先远后近”的顺序施工。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容易损坏较早完工的防水层,造成屋面渗漏。
4.屋面防水层完工后,应注意成品保护,如安装天线、广告牌、水箱等。否则,会损坏局部防水层,失去防水层的完整性,导致屋面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