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炉口有水箱式和埋管式两种结构。水箱式水冷炉口见图4-1-3,转炉,它采用钢板焊接结构,其水箱内焊有若干隔水板,使冷却水在水箱内形成一个回路,同时也起加强筋的作用。这种结构冷却强度较大,制造容易,但是由于焊口易开裂,因此安全性较差。
埋管式水冷炉口如图4-1-4所示,它是把通冷却水用的蛇形钢管埋铸于铸铁中,这种结构冷却强度不如水箱式,但安全性和寿命均比水箱式高。
水冷炉口可用楔与炉帽联结,但由于炉渣的粘结,往往在更换损坏了的炉口时不得不用火焰切割。因此,我国在中小型转炉较多采用卡板焊接的方法将炉口固接在炉帽上。





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的京唐公司300吨转炉采用了国际上很***的脱磷炉与脱碳炉分工、联合生产的工艺,京唐公司是国际上很早采用这一***工艺的300吨转炉大型炼钢厂。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攻关,脱磷炉生产周期28min,脱碳炉32min;单炉班产炉数从7-8炉次提高至16炉次,转炉生产效率提高1倍,降低转炉综合成本,出钢温度平均降低20℃。铁水“三脱”预处理比例达到90%;月平均转炉终点[P]为0.006%,P S]为150×10-6;和炉外精炼相匹配可稳定生产[P S50×10-6的高洁净钢。石灰总消耗量从传统流程的50kg/t,下降到24.3kg/t,炼钢总渣量由110kg/t下降到的47kg/t,钢铁料消耗降低9.lkg/t,比传统转炉炼钢成本降低37.39元/t钢,标志着我国大型转炉炼钢技术已接近国际先水平。
1、顶吹转炉吹炼低碳钢种,可以直接一次拉碳,转炉,但为了一次有效地去除磷、硫,并使终点温度达到钢种要求,在吹炼低碳钢时,都要采用高拉调温一次补吹的工艺操作。
2、初次拉碳时,钢中含碳量很好控制在0.16%~0.20%的范围内,倒炉测温、取样,根据炉温确定冷却剂加入数量,根据含碳量确定补吹时间。
3、 首初次拉碳时的炉渣碱度为3.4~3.6。
4、注意控制好炉渣,早化渣、化好渣,全程化透。通过调节枪位促进化渣。
5、初次倒炉时要尽量多倒渣,可以加入石灰和白云石调温,如果加入调温剂的数量较多,可以在开始氧化时分批加入。
提高转炉终点碳氧双命中率-华东冶金(在线咨询)-转炉由马鞍山市华东冶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马鞍山市华东冶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其它这一领域倾注了无限的热忱和热情,华东冶金一直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以品质、服务来赢得市场,衷心希望能与社会各界合作,共创成功,共创辉煌。相关业务欢迎垂询,联系人:范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