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一)(二)
为响应 中央文明办、教育部、中国科协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通知,
2007年 “武汉时代科普研究所” 和
“湖北省 水果湖第一中学”,
合作建立“校园科技馆”(探究实验室)
1,“校园科技馆” 为“本校教学和学生科普教育活动”
服务“湖北省水果湖第一中学”,结合教学和学生科普
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
水果湖第一中学学生 在展室学习
2,“校园科技馆”为“省科普宣传日活动”服务
湖北省2010年“全国科普日”暨武昌首义科普文化
广场活动,在武昌首义广场启动。我们的科普展品,
展示受欢迎。
湖北省2010年“全国科普日”副省长 郭生练
宣布启动仪式开始
3,“校园科技馆”为“武汉市教研培训中心”服务
2010年,7,10-14武汉市教研培训中心,对64所学校物理
实验教师的培训 ,在我探究实验室里上培训课和参观
科普展品 ,
武汉市教研培训中心学员 在我所展室学习
4,“校园科技馆”为“华中师大”,大学生服务
2012年3月25日,华中师大180名大三学生在
黄致新 教授的带领下,来到我们展室上物理实验的
“起始课”,还在 探究实验室里参观 科普展品,
黄致新 教授的总结:
你们能把(实验器材)做得让学生那么感兴趣!
华中师大180名同学来我展室参观学习
我所 与水果湖第一中学合办的 科学探究室
2012年3月25日,华中师大180名学生在黄致新
教授的带领下这个,来到湖北省水果湖第一中学,
在探究实验室里参观 科普展品
学习“学生家庭实验室”及“自制教具”等内容
同学们参观得多认真
“武汉时代科普研究所”从1999年开始生产科普展品,
先后为各地市区和中小学建立了几十个科技馆。
自制教具(一)(二)
学生建立家庭实验室应当树立“废物利用”、“因陋就简”、
“瓶瓶罐罐做实验”的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
未来人才创新能力中不可缺的良好素质。我们仅推荐部分、
典型(和我们器材有关的)自制教具、探究实验或获奖作品,
希望关心“学生家庭实验室”的同志,把你们优秀的
“自制教具”优秀的“探究实验方法寄给我们,便于提供
给大家学习、研讨。
1、自制电磁铁(低档)↓器材:漆包线、砂纸、粗铁钉、
电池盒
制作方法:
探究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自制指南针
器材:按扣一套、钢针3根、废泡沫块(或蜡烛)。
制作方法:
1、把一根钢针插入按扣(公扣,中心园扣较小)
的两个孔内(按扣稍弯曲)
2、把另一根钢针反相插入按扣的另外两孔内
(两针反相可保持指南针水平平衡)
3,磁化钢针:
用磁铁的一个极顺着钢针朝同一方向擦几下,再用另一个
磁极顺着钢针的另一端朝反方向擦几下即磁化成功。
4、把钢针插入蜡烛(或插入泡沫块)做成支加
5、用支架支住按扣调节水平平衡(移动钢针)
6、涂色:指南针平衡时指向北方的为S极(粘上透明胶涂红色)
指向南方的为N极(粘上透明胶涂兰色)指南针即成功了
自制指南针的演示效果不亚于小磁针
自制教具(二)
3、探究扩大激光的“演示光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激光(理想的点光源),发出的光是“直线光束”,
“直线光束”可沿直线传得较远,但激光在光屏上显示的
“演示光路”(在光屏上显示“亮线”的长度)却很短,
(仅1cm左右)。为了延长激光的“演示光路”我们必须把
激光的“直线光束”改制成“平面光束”器材:激光灯一支、
1、透明的细玻璃棒(直径2mm左右)
2、透明玻璃纸、
3、0.1-0.2mm左右的细金属丝。
制作方法:
① 细玻璃棒法:把透明的细玻璃棒(直径2mm左右)
与激光垂直 放置,激光通过细玻璃棒后会由“直线光束”
变成“平面光束”。②、硬玻璃纸法:把透明玻璃纸折成
45-60度左右夹角,让激光沿垂直夹角线方向通过,激光会由
“直线光束”变成“平面光束”。还可以把硬玻璃纸折成
45-60度角放入激光笔头部的罩子内),表面看和一般
激光笔无区别,
4、自制三用计
(湖北省水果湖第一中学2004年邢耀 投稿)
(温度计、测高计、微压强计)(辅导教师 林保银)
该作品 (2005年获湖北省科技小制作 壹等 奖)
注:
2006年武汉市物理中考题22题内容与其完全类同,
2006年 邢耀 初中毕业, 邢耀 被西安交大录取
(少年班)
以下是武汉“楚天都市报”2006年6月22日刊登的
中考题内容:
制作方法:
①、在软橡胶塞中间钻孔,
②、把细玻璃管的
一端插入软橡塞孔中(不漏气),
③、在扁玻璃瓶中装满水、
向水中滴一些红墨水
④、用软橡胶塞把扁玻璃瓶口塞紧,
使细玻璃管插入水中,使细玻璃管内的红色水柱升至瓶口以
外,三用计即制作成功。
⑤、制作刻度板:杷刻度板固定在瓶后,标出起始刻度。
用热水使瓶内水温升高(玻璃管内红色水柱也随之升高)
14 楚天报 2010,6,22. 对三用计报道
自制模型照相机
用水制作“水三棱镜”
演示“光的色散”用“水三棱镜”,
不亚于用“玻璃三棱镜”
自制浮沉子
自制潜望镜
自制万花筒
0
《课外物理小实验》1983年 获全国二等奖,
1983年在西安召开“首届全国自制教具展览会”
“自制的教具”以“物理课外小实验”参赛,获全国二等
奖,(是湖北省的最高奖),(湖北省的最高奖,二等一个,
无一等奖,无叁等奖,四等奖七个,纪念奖20个)
注:二等奖的故事(另有 单独论文详叙)
七, 制作教具的感受和体会: (乐在其中)
人的一生有自已的喜爱和特色(我终生喜爱物理实验)
(乐在其中)
50年代我还在读中学,受物理老师的影响,爱上了
“矿石收音机”,使我(终生喜爱物理实验)
1, 我1978年制作了一个电动机模型(代替学校演示教具)
因为学校的电动机模型体积太小, 我改为让学生自已制作
电动机,老师辅导, 结果造成许多麻烦,“换向器”很难做好,
有的学生需要我帮他调整,有的做坏了还需要我帮他修好, 还
有个别学生动不了手,要替他做一个“换向器”, 电动机
模型教学,本来一节课,结果花了好几天的时间.但是,
学生很高兴,他们很有成就感,拿着自已制作的成果到处
给人看,还带回家给家长看, 让家长也分享他们的快乐!事后
学生经常问:“老师,什么时候再教我们制作教具?”,
以后,成立了科技活动小组,师生一同制作教具,制作的
教具100多件,为1981年湖北省首届初中物理教师经验交流
会,300人代表来校参观“教具制作”打下基础,当年的
学生组长,现在己是武汉无线电元件二厂的厂长。
1983年在西安召开“首届全国自制教具展览会” 我带12
件“自制的教具”以“物理课外小实验”参赛,获全国二等
奖,(是湖北省的最高奖),(湖北省的最高奖,二等一个,
无一等奖,无叁等奖,四等奖七个,纪念奖20个)
2,电动机模型的“换向器”成了我终生要穾破的教具制作难
题,又経过14年的艰苦探究和多次失败,直到1994年,这个问
题才得到解决,做成了无“换向器”的直流电动机,学生现在
再制作电动机模型,就非常方便了,
3,制作教具必须坚持努力才能得到认可和荣誉(乐在其中)
(1),无“换向器”的直流电动机1994年获得了国家专利,
(2) “神奇陀螺”2001年获全国一等奖
4,坚持奋斗才能取得社会效益(乐在其中)
(1),无“换向器”的直流电动机,先后被选为武昌区
科技培训基地,学生制作用器材,
又経过4年的艰苦探究和多次失败,把无“换向器”
的直流电动机制作成“神奇陀螺”,它结合的教学内容更多
(一套制作器材,学生可以做10个物理小实验),更名为
“神奇陀螺”科技含量更高,让学生制作中更有兴趣,
(2), 2005年“神奇陀螺”定为武汉市中小学科技小制作
竞赛器材。7000人参加角逐,武汉市教育局局长
谢世腰出席竞赛开幕式。
0
神奇陀螺”2007年选定为河南省安阳市
学生科技夏令营用品
4,“神奇陀螺”2008年选为香港,学生科技
竞赛器材“神奇陀螺”在香港的竞赛
我研究所香港分站站长,被誉为“神奇陀螺”专家
所长介绍 :
所长 马志同 老师1964年毕业于 华中师大 物理系,
从事中学物理教学35年,教学其间,一惯重视物理实验的
教学。曾担任“武汉市中学物理教研会” 实验组长 工作,
曾任 “武昌区青少年小发明协会” 副理事长 工作,
其间曾被评为:湖北省 “少年电子技师” 特级导师
武汉市武昌区 科技拔尖人才 (全区 各行业 共21人)
代表作:《中学物理小实验》湖北教育出版社1984年出版,
该书 1986年获湖北省 第二次 优秀科普作品 一等奖
获奖论文:
1,新型“校园小型科技馆”的功能与特点
2011年 获全国 壹 等奖
2,《学生探究实验》探讨 2004年 获全国二等奖
获奖实验器材:
1, 《课外物理小实验》1983年 获 全国二等奖,
1983年在西安召开“首届全国自制教具展览会”
“自制的教具”以 “物理课外小实验” 参赛,
获 全国二等奖,(是湖北省的最高奖),
(湖北省的最高奖,二等一个,湖北省无 一等 奖,
湖北省无 叁等 奖,
湖北省,获二等奖一个,四等奖七个,纪念奖20个)
注:二等奖的故事(另有 单独新闻 详叙)
2,《浮沉条件定量演示器》 1991年 获 全国三等奖,
3,《多功能手工锯》1995年获
“首届中国新技术新材料产品 “金奖”
4,《简易直流电动机神奇陀螺组装实验套材》2001年
获 全国一等奖,
获国家专利:
1,《魔镜》 专利号: 94246720.5
2,《多功能手工锯》 专利号: 95216171.03,
3,《无换向器的直流电动机》专利号: 97215335.7
我研究所科研主体 :
1, 各类科技馆的整体策划与设计,
2, 各种科技馆展品的研发,创新与,
3, 各类科技馆的维修和提升,
我们的宗旨:
“把教具做成玩具,让学生玩中有乐、乐中有学。
我们也乐在其中”
让孩子从小学习 科普 的家长,是有远见卓识的家长,
1999年--2015年,武汉时代科普研究所在武汉时代科学研究院
领导下做了大量工作,
2015年,武汉时代科普研究所 ( 科普器材网 )
开设 : 武汉市武昌区时代科普展览展示用品 经营部
成为 独立法人 资质
我所所长:2010年 2012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五次被评为 优秀老科技工作者
( 为中,小学,社区 生产和维修 科技馆)
2015年 被评为“ 武昌区最佳为老服务明星”
2016年 被评为优秀老科技工作者
2017年 被评为 优秀老科技工作者
2011年所长被聘为 关心下一代报告团成员
2013年5月所长被选为 “武昌区老科协” 理事
2013年 ( 为中,小学,社区 生产和维修 科技馆)
所长 获得 湖北省 第二届“老有所为 科技贡献奖”
三等奖
5,湖北省鄂老办发 [2013] 35号文件
欢迎登陆:科普器材网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二等奖 的故事
为了迎接 “首届全国自制教具展览会”
( 1983年在 西安 召开 )
湖北省 首先进行了全省的选拔赛,在几百件参赛作品中,
我的 “课外物理小实验” 仅评了个二等奖,
新的问题又来了!
全省仅送三十个 获一等奖 作品到全国参赛,真是 一桶
冷水 泼到头上,使我凉了半截,我的 “课外物理小实验”
再无希望参加 全国 比赛了!
天无绝人之路 : 省物理教研室 研究决定,最后
还是让我的 “课外物理小实验”参加“首届全国自制教具
展览会”(是因为我的 课外小实验 在 湖北省仅我一个,
补个 课外小实验 缺门!)
全国参赛,最终,我的 “课外物理小实验” 获
全国二等奖,(是 湖北省 获奖中的 最高 奖),
湖北省获 一等奖: 0
湖北省获二等奖一个 :我的“课外物理小实验”,
湖北省获 叁等奖 :0
湖北省获 四等奖:七个
湖北省获 纪念奖:20个
全国一等奖:一个 (福建省)
全国二等奖:八个,(湖北省一个)
全国叁等奖 :二十个(湖北省0个)
全国四等奖:—百二十个(湖北省20个)
我的“课外物理小实验”,是 湖北省 获奖中的
最高 奖,为 湖北省 争了光!
我所所长:2010年 2012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五次被评为 优秀老科技工作者
( 为中,小学,社区 生产和维修 科技馆)
2015年 被评为“ 武昌区最佳为老服务明星”
2016年 被评为优秀老科技工作者
2017年 被评为 优秀老科技工作者
2011年所长被聘为 关心下一代报告团成员
前排左一为所长
2013年5月所长被选为 “武昌区老科协” 理事
2013年 ( 为中,小学,社区 生产和维修 科技馆)所长 获得
湖北省 第二届“老有所为 科技贡献奖” 三等奖
5,湖北省鄂老办发 [2013] 35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