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游标读数外径千分尺 用于普通的外径测量 2. 小头外径千分尺 适用于测量钟表精密零件 3. 尖头外径千分尺它的结构特点是两测量面为45°椎体形的尖头。它适用于测量小沟槽,如钻头、直立铣刀、偶数槽丝锥的沟槽直径及钟表齿轮齿根圆直径尺寸等。 4. 壁厚千分尺 特点是有球形测量面和平侧量面及特殊形状的尺架,适用于测量管材壁厚的外径千分尺。 5. 板厚千分尺 板厚千分尺是指具有球形侧量面合平侧两面及特殊形状的尺架,适用于测量板材厚度的外径千分尺。 6.薄片式千分尺 测沟槽直径测量,每次能够减少5%的测量误差。 7.盘式千分尺 测正齿和斜齿齿轮的跨齿长度。
外径千分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外径千分尺时,一般用手握住隔热装置。如果手直接握住尺架,钢卷尺检测,就会使千分尺和工件温度不一致而增加测量误差。在一般情况下,应注意外径千分尺和被测工件具有相同的温度。
千分尺两测量面将与工件接触时,要使用测力装置,不要转动微分筒。
千分尺测量轴的中心线要与工件被测长度方向相一致,不要歪斜。
千分尺测量面与被测工件相接触时,要考虑工件表面几何形状。
在测量被加工的工件时,工件要在静态下测量,不要在工件转动或加工时测量,否则易使测量面磨损,测杆扭弯,甚至折断。
按被测尺寸调节外径千分尺时,要慢慢地转动微分筒或测力装置,不要握握住微分筒子挥动或摇转尺架,以致使精密测微螺杆变形。
测量时,应使测砧测量面与被测表面接触,然后摆动测微头端找到正确位置后,使测微螺杆测量面与被测表面接触,在千分尺上读取被测值。当千分尺离开被测表面读数时,钢卷尺检测标准,应先用锁紧装置将测微螺杆锁紧再进行读数。
千分尺不能当卡规或卡钳使用,防止划坏千分尺的测量面。
内径千分尺测量方法:
内径千分尺(INSIDEMICROMETER)用于内尺寸精密测量(分单体式和接杆)。
1)内径千分尺在测量及其使用时,必需用尺寸***da的接杆与其测微头连接,依次顺接到测量触头,以减少连接后的轴线弯曲。
2)测量时应看测微头固定和松开时的变化量。
3)在日常生产中,用内径尺测量孔时,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钢卷尺检测校准,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钢卷尺检测方法,找出***xiao尺寸。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也有不拧紧螺钉直接读数的。这样就存在着姿态测量问题。姿态测量:即测量时与使用时的一致性。例如:测量75~600/0.01mm的内径尺时,接长杆与测微头连接后尺寸大于125mm时。其拧紧与不拧紧固定螺钉时读数值相差0.008mm既为姿态测量误差。
4)内径千分尺测量时支承位置要正确。接长后的大尺寸内径尺重力变形,涉及到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其刚度的大小,具体可反映在“自然挠度”上。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状所决定的刚度对支承后的重力变形影响很大。如不同截面形状的内径尺其长度L虽相同,当支承在(2/9)L处时,都能使内径尺的实测值误差符合要求。但支承点稍有不同,其直线度变化值就较大。所以在***标准中将支承位置移到***da支承距离位置时的直线度变化值称为“自然挠度”。为保证刚性,在我国***标准中规定了内径尺的支承点要在(2/9)L处和在离端面200mm处,即测量时变化量***xiao。并将内径尺每转90°检测一次,其示值误差均不应超过要求。
钢卷尺检测标准-钢卷尺检测-山东金舆达由山东金舆达检验检测有限公司提供。钢卷尺检测标准-钢卷尺检测-山东金舆达是山东金舆达检验检测有限公司()今年全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张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