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分离器的入口形状不一样,应用的领域也不同,今天琦昌厂家分别总圆形、矩形和蜗壳型
1 圆形入口价格便宜,适用于分离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许多木制品厂和造粒装置选用这种入口结构的分离器。与后面所要介绍的槽型入口不同,圆管入口不需要安装变矩形的过渡段。
2 矩形入口在化工和石油加工行业应用***广泛,结构简单,入口顶板常略低于分离器顶板,而不是采用平齐设计。这可能导致分离器顶板下面存在上灰环现象。但顶灰环存在一般不会显著影响分离性能。
3 蜗壳式进口过流面积减少,使得气体在进入主要分离空间前已逐渐加速。因为这种蜗壳入口半径大于其他入口结构,导致气流入口环量大,内旋流的旋转速度也相应***。这种入口结构可以实现在筒体和锥体段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处***量。因为来流气体和粉料不会冲击升气管外壁,常选用直径较大的升气管。气体进入主要分离空间前,在蜗壳入口段首先分离大部分颗粒,因此广泛用于高浓度条件。蜗壳入口结构常用于处理大流量,高浓度的工况。






洛阳琦昌科技——影响旋风分离器效率的因素
(1)入口线速。由临界颗粒直径分式可以看出,人口线速高,临界颗粒直径小,回收效率开始下降。因为人口线速过高,压降大,使灰斗负压增加,灰斗负压过大将妨碍已回收下来的颗粒进入灰斗,并引起颗粒的再带起。同时人口线速大说明稀,密相线速亦高,人口浓度提高。一般规定一级入口不大于25 m/s,再生器一级旋风分离器人口线速超过30m/s,催化剂单耗将明显增加入口线速不低于15 m/s,催化剂单耗将明显增加。入口线速不低于15 m/s时,回收效率不会降低。
作为从事多年旋风分离器等催化裂化设备的厂家,这里琦昌小编带您了解一下结构和操作条件对分离效率的影响
旋风分离器的效率是指除去的粉尘量占原含尘量的比率,以下公式表示为:η=(c1-c2)/c1
公式式中η--除尘效率;
c1--进入分离器中的单位体积气体所含的粉尘量,kg/h;
c2--离开分离器的单位体积气体所含的粉尘量,kg/h.
(1)进气管尺寸的影响 旋风除尘器的进气管一般做成长方形。有的以切线方向进入,有的以1800的渐开线进入(蜗卷时),有的向下倾斜一定角度(如15°等)螺旋进入,而以后两种的除尘效率较佳,流体阻力也较小,根据离心力公式来分析F=mu2/r
式中F--离心力;
m--质量;
u--截面平均气速;
R--旋转半径。
当进气管中的气速增大时,相应的在旋风分离器中气体旋转速度也增大了。由公式可见,气速大、圆柱体的直径小,则离心力大,有利于除尘。通常,气体在进口管中的速度范围取14-25m/s,当含尘量较高、粉尘较细时,取其为18-25m/s.气速过高时,除尘效率提高得不多,而阻力剧烈增加,甚至将已沉降的粉尘又卷起反而降低除尘效率。气速过小时,粉尘所受的离心力小,因而降低了除尘效率,甚至在进气管中会有粉尘沉积下来,有堵塞通道的***,这时,如果是几个旋风分离器并联操作,就会发生含尘气体在各旋风除尘器中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也使旋风分离器的总除尘效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