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卫雕塑家极端个性化的追求,常习惯于传统雕塑语言的公众无法接受。作为一种过渡、亨利·摩尔、林布鲁克、乔康梅裕等人以一种来自***变形的抽象化夸张,把人的视觉习惯从***上升为韵律和节奏以取得读者理解,此后纯抽象语言(或几何形态)在阿契本科、杜桑一维雍、阿尔普、塔特林等人的作品中出现.他们利用空间形体的虚实、正负变化,利用人类视觉习惯的延伸和自偿效应。使雕塑语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评论家认为,前卫雕塑的这种观点中国古代造园理论中早已有了。中国园林中的太湖石,实际上起着装饰雕塑的作用,太湖石的美便是形体、空间、虚实、肌理方面的审美规律。和太湖石一样.现代抽象雕塑在现代居住场所和公共空间中得到较多的应用。出现在居民小区的共享空间商业街区的绿化角、高层建筑的前后草坪上与喷泉、流水、花木、丛林一起,组成了现代城市景观中的文化要素。


与城市环境结合得比较好的作品有,建于广东珠海市海滨的《珠海渔女》(石雕,潘鹤、段积余、段起来作,1982),重庆长江大桥桥头组雕《春夏秋冬》(铝合金,集体创作,1984),分别建于北京和平里的《和平鸽》(青铜,王一林作,1984)、正义路的《读》(石雕、司徒兆
司徒杰:《白求恩像》
司徒杰:《白求恩像》
光作,1985)、湖北武汉东湖风景区的《寓言组雕》(石雕,刘政德作,1985)等。广州越秀公园的《五羊群雕》(石雕,尹积昌、陈本宗、孔凡伟作,1959)和深圳市大楼前的《孺子牛》(青铜,潘鹤作,1984)被视为城徽或一个新兴城市的精神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