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知局:多国发明专利审查信息查询服务上线
多国发明专利审查信息查询服务可以查询中国国家1知识产权局、欧洲专利局、日本特许厅、韩国特许厅、美国专利商标局受理的发明专利审查信息。用户登录中国专利查询系统(即将更名为中国与多国专利审查信息查询系统)并进入多国发明专利审查信息查询界面,可以通过输入申请号、公开号、优先权号查询该申请的同族(由欧洲专利局提供)相关信息,并可以查询中、欧、日、韩、美五国的申请及审查信息。
多国提供的发明专利审查信息查询范围分别为:中国国家1知识产权局可以提供申请日在2010年2月10日之后的审查信息;欧洲专利局可以提供申请日在1978年6月1日之后的审查信息;日本特许厅可以提供申请日在1990年1月1日之后的审查信息;韩国特许厅可以提供申请日在1999年1月1日之后的审查信息;美国专利商标局可以提供申请日在2003年1月31日之后的审查信息(注:美国专利商标局的审查信息在2015年6月份开始提供)。
多国发明专利审查信息查询服务上线后,中国的公众将能够实现一站式访问多国的发明专利的同族信息,大大提高公众的查询效率,并将进一步促进专利审查信息的传播与利用。

日本专利申请中的注意事项
三. 驳回理由通知书的答复
在日本,审查意见通知书被称为“驳回理由通知书”,包括“最初的驳回理由通知”和“最后的驳回理由通知”两种类型。专利局发出的驳回理由通知书一定是“最初的驳回理由通知”,而当第二次以后的通知书中仅包含由于申请人答复时进行的修改而导致需要通知的驳回理由时,则发出“最后的驳回理由通知”。典型地,“由于申请人答复时进行的修改而导致需要通知的驳回理由”是指,申请人的修改超范围、修改导致权利要求不清楚、由于申请人附加了技术特征导致审查员需要补充或者更换对比文件重新评价专利性的情况。因此,即使是第二次以后的“驳回理由通知书”,如果通知书中包含审查员原本应当在“最初的驳回理由通知”通知的驳回理由(例如被审查遗漏的驳回理由),则审查员必须再一次发出“最初的驳回理由通知”。当申请人收到的“驳回理由通知书”中没有记载诸如“本通知书为最后的驳回理由通知”等提示,则表明该通知书为“最初的驳回理由通知”。
申请人在答复“最初的驳回理由通知”时,只要修改没有超出原始记载的范围并且被评价专利性的权利要求和修改后的权利要求满足单一性的关系,就可以进行任何方式的修改,包括删除技术特征来扩大保护范围或者增加新的权利要求等。但应当注意,即使申请人在答复“最初的驳回理由通知书”时对申请文件进行了修改,如果审查员认为没有授权前景,例如不需要补充或者变更对比文件就可认定该申请不具备创造性,也有可能不再发出“最后的驳回理由通知书”而直接做出驳回决定。
与此相比,申请人在答复“最后的驳回理由通知”时,对权利要求的修改只限于:
① 权利要求的删除
② 权利要求的缩小(仅限于对技术特征进行限定,而且修改前与修改后的发明的技术领域以及解决的技术问题相同)
③ 笔误的更正
④ 不清楚的记载的阐明(仅限于针对驳回理由通知中的驳回理由相关的事项)
并且,最新专利申请平台,如果申请人针对“最后的驳回理由通知”修改后的申请文件仍然不能被授予专利权时,审查员将做出不予接受该修改的决定,而直接根据修改前的版本作出驳回决定。
可见,在日本,审查员通常只会发出一次或者两次“驳回理由通知书”。
对于在日本没有住所的申请人,无论是“最初的驳回理由通知”还是“最后的驳回理由通知”,答复期限均为从发送日起三个月,但申请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以“需要翻译相关材料”为由最多延长三个月。需要特别注意,答复期限从发送日起算,对于电子申请而言,是指从系统中调取该电子文件的日期。

四. 驳回决定不服审判程序
在日本,专利局审判部进行的审判(Appeals)包括:驳回决定不服审判、专利权异议、订正审判、无效审判以及延长登记无效审判。其中,驳回决定不服审判相当于我国的复审程序,是指申请人对专利局实审部做出的驳回决定不服而请求专利局审判部再次审查的程序。申请人可以从驳回决定的送达日起三个月(如果申请人在日本没有住所,则期限为四个月)内请求驳回决定不服审判。应当注意,对于电子申请而言,“送达日”与“发送日”都是从系统中调取该电子文件的日期,不存在我国“15天”的推定送达期间。
在我国,当申请人请求复审时,无论是否修改了申请文件都会进入前置审查,由原实审审查员再次进行审核。但在日本的专利申请中,只有在请求驳回决定不服审判的同时对申请文件进行了修改,该申请才会进入前置审查。因此,如果申请人在请求驳回决定不服审判的同时没有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将失去由原实审审查员再次审核的机会。
当申请人请求驳回决定不服审判时,专利局审判部组织三名或者五名审判官组成的合议组进行审理。当合议组认为专利申请不存在驳回理由时,通常会在撤销驳回决定的同时,直接作出授予专利权的审判决定。
当合议组仍然认为该申请具有驳回理由时,会作出驳回审判决定。应当注意,在我国,当申请人提起复审程序时,即使合议组同意实审审查员的就决定,也会发出复审通知书,保证申请人至少一次陈述意见以及修改专利文件的机会。然而,在日本的驳回决定不服审判中,通常只有合议组发现了新的驳回理由或者需要变更或者补充对比文件来重新评价专利性时才会发出驳回理由通知书,换句话说,专业专利申请注册,如果合议组认为专利申请应当被驳回,并且其理由与驳回决定相同时,可能会直接作出驳回审判决定,而不再发出“驳回理由通知书”。这里,笔者特别提醒申请人,关于专利申请平台,在提起驳回决定不服审判时,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和陈述意见的机会,一定谨慎处理。
对于驳回审判决定,申请人可以在送达驳回审判决定之日起30日内(如果申请人在日本没有住所,则期限为120日)向东京知识产权高等裁判所提起审判决定的撤销之诉。
由此可见,日本的专利审查程序与中国相比,更加注重审查效率,给予申请人修改和陈述意见的机会较少。因此,笔者建议申请人认真处理每一次答复,尽量在一次答复中彻1底消除驳回理由。另外需要指出,广西专利申请,根据日本的审查实践,为了让审查员理解技术内容,与审查员进行会晤的情况非常普遍。事实证明,通过会晤最终能够说服审查员获得授权的情况并不罕见,因此笔者也建议申请人充分利用会晤制度。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或全1方位合作 建立审查服务合作执1法保护协作机制
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合作,中国国家1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21日召开的“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1级别会议上提出建议: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政策交流机制;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审查服务合作机制;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执1法保护协作机制;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互助机制。
由中国国家1知识产权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1版权局、商1务部、北京市人民1政府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1级别会议在京隆重开幕。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表示,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给沿线国家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1级别会议的举办,有利于促进全球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对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和经济繁荣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申长雨表示,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不仅建立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而且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申长雨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引领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中国国家1知识产权局将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探索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合作机制,推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向着普惠包容、平衡有效的方向发展。愿意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机构一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同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区域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马来西亚内贸部秘书长贾米尔?沙列表示,知识产权是一种特有的财产权利,拥有其固有的属性和潜在的价值,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知识产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是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手段。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1员会助理阿卜杜拉?阿尔?施卜里强调,中国政府提出 “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了广泛关注,对推动沿线国家文化多元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号召力。近年来,知识产权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1员会对此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在知识产权领域对所有成员国进行协调统一的政策指导。
据了解,此次会议主题为“包容、发展、合作、共赢”,旨在落实“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分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依托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经验,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基础设施和公众意识提升方面的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开展,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发展与繁荣进步。在为期一天半的会上,与会嘉宾还将围绕知识产权战略在实现国家发展目标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向着普惠、包容、平衡的方向发展,“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愿景等议题进行26场主题发言,并展开深入讨论。
来自“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机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18个驻华使1馆、6个联合国驻华机构的120余名外宾,以及来自国务1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地方知识产权系统,国内企业、代理机构及学术界的180余名中方代表等近300人参加此次会议。
据中国国家1知识产权局7月14日发布的《“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环境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15个国家提交专利申请3287件,沿线41个国家在华提交专利申请3127件。今年上半年,沿线34个国家来华提交专利申请1664件,同比增长20.8%。
广西专利申请-美国联邦知识产权-最新专利申请平台由美国联邦知识产权事务所深圳代表处提供。广西专利申请-美国联邦知识产权-最新专利申请平台是美国联邦知识产权事务所深圳代表处()今年全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