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源于原始***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东汉中后期张陵在蜀中创立的五斗米道吸收传统的民间信仰,尊奉天、地、水三官为主宰人间祸福的大神。
据《三国志·张鲁传》记载,张角行太平道,张鲁行五斗米道,都有为病者请祷的法术,即作书三通,上写病者姓名与谢罪之意,一置于山巅,一埋于地,一沉于水,称为“三官手书”。一说为金、木、水三官,具体化为守卫天门的唐、葛、周三将军。也有说三官指尧、舜、禹三帝,为元始天尊吐气化成。
《重增搜神记》的说法比较普遍,称三官是陈子梼与龙王三女所生三子,皆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故元始天尊封长男为上元一品九气天官紫微大帝,住玄都元阳七宝紫微上宫,总主天帝神王、上圣高真、三罗万象星君;次男为中元二品七气地官清虚大帝,住无极世界洞空清虚之宫,总主五岳帝君与二十四治山川、九地土皇、四维八极神君;三男为下元三品五气水官洞阴大帝,住金灵长乐宫,总主九江水帝、四渎神君与三河四海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