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扬声器喇叭的原理
扬声器喇叭是扬声器的一种,是一种转换电子信号成为声音的换能器。扬声器喇叭是由电磁铁、线圈、喇叭薄膜组成,把电流频率转化为声音,物理学原理,当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电磁场,磁场的方向为右手法则。假设,扬声器播放C调,其频率为256Hz,即每秒振动256次,扬声器输出256Hz的交流电,每秒256次电流改变,发出C调频率。当电线圈与扬声器薄膜一起振动,推动周围的空气振动,扬声器由此产生声音。
但是因为人耳能听到的声音是有限的(20——20KHZ)所以一般的扬声器都会把程序设定在这个范围内。电磁式扬声器大致由动力系统(包括:磁铁 音圈也就是电线圈)。 振动系统(包括:音膜也就是喇叭膜片 防尘盖 弹波),支撑系统(包括:盆架 等)组成。工作原理和上述相同。能量的转换过程是由电能转换为磁能,再由磁能转换为机械能,再从机械能转换为声音。
测量喇叭(扬声器,行话“单元”)按有效振动半径计算尺寸。即按纸盆的外沿未压入固定胶圈的直径算,习惯上对喇叭的口径用英 寸。 一般人用的尺子多是公制,测量纸盆直径后多少厘米,除以2.54(2.54厘米等于一英寸),就是英寸。
4寸喇叭:螺丝孔 对角距离是11.5厘米,相邻孔 距8厘米,喇叭口径是10厘米;
5寸喇叭:螺丝孔对角距离是13.5厘米,相邻孔距9.5 厘米,口径13厘米;
6.5寸喇叭:螺丝孔对角距离是15.5厘米,相邻孔距11厘米,口 径16.5厘米;
4X6寸相邻螺丝孔 距离是12.3厘米和7.3厘米;
6X9寸相邻螺丝孔距离分 别是16.5厘米和11厘米。
浅谈微型扬声器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通讯终端、视听产品走向轻小、便携化,扬声器微型化也是当今发展的的主流趋势之一,微型扬声器体积小、质量轻给消费者带来优质的听觉享受,在性能设计上有很大局限性,给设计带来很大的挑战。
微型扬声器是扬声器的一种,微型扬声器主要有盆架、磁铁、极片、音膜、音圈、前盖、接线板、阻尼布等构成。
扬声器的种类繁多,我们可以用三种方式予以分类。
一、按驱动方式分类:
1、电磁式—由声源信号磁化了的震动部分与磁体的磁性相互吸引排斥,产生驱动力,在这个力的作用下振动板震动而发出声音。
2、电动式--这种扬声器采用通电导体作音圈,当音圈中输入一个音频信号时,音圈相当一个载流导体,如果把它放在固定磁场里,根据载流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的原理,音圈就会在磁场作用下产生震动,并带动振膜震动,这样就将电信号转化成声波。
3、静电式--把导电振膜与固定电极相反极性配置,形成一电容,将电信号加于此电容两级,极间电场变化产生吸引力,使振膜震动发出声音。
4、压电式--把压电组件置与电场中发生位移,利用这种原理制成的扬声器叫压电式。
二、按振膜或辐射器的形状分类:
1、圆锥形 2、平板形 3、球形 4、号筒形 5、 带状形 6、薄片扬声器
三、按用途分类:
按用途可分:全频扬声器、低音扬声器、中音扬声器、高音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