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体辐射源性能的两个主要方面是 :
(1)黑体辐射源空腔密闭性 ;
(2)黑体辐射源温度分布均匀性 。前者是描述辐射源整体偏离理想黑体辐射源 的程度 ,后者则决定辐射谱偏离理想黑体辐射 谱 的程度 。实用黑体辐射源 的应用受上述两方面的相互影响,基 于均匀温度分布设计 的辐射源 ,其 有效发射率在温度非均匀情况下 的偏差和温度分布引起 的辐射谱偏离 ,以及温度稳定性和重复性 均影 响了黑体辐射源在温标传递和温度精密标定 中的应用 。因此 ,黑体辐射源价格,黑体辐射源 的研究始终是辐射测温研究的*** ,而这其中研究的***则是如何改善黑体空腔密闭性 、温场 均匀性和确 定空腔有 效发 射率 。 2 空腔有效发射率计算方法介绍 黑体空腔设计是 以空腔有效发射率计算为依据 的。通常采用球型、柱型、柱锥 型和锥锥型 的结 构 ,在空腔底部为了提高发射率采用正锥 、倒锥或沟槽 结构 。在空腔选材 上 多选 用材料 发射 率较大 的材料 ,如石墨等 。在使用温度不高 的空腔 中,黑体辐射源 检验规程,选用高反射率 的材料做为腔壁材料及特殊形状可 以 减小空腔有效发射率对腔壁温度均匀性 的依赖 。 有效发射率 的计算模型分为 :漫射模 ,焦作黑体辐射源,完全镜反射模型,均匀镜漫反射模型 ,非漫射模型一等 。在计算方法上可分为积分方程法 、多重反射法。 3 维普资讯多次反射理论以deVos方法为代表 。多次反射理论 的基本思想是 :从空腔内某一微元面出发沿开口方 向发射到腔外 的总 的定 向辐射强度等于该微元面本身 的定 向辐射与腔 内其它面元直接投射到该微元面和经过一次反射 、二次反射及多次反射后投射到该微元面上再沿开 口方 向反射的定向辐射强度之和 。
黑体辐射源曲线的测量及计算是怎么做的?
按照我的理解,是不是这样:
有一个黑体空腔,其上有一个小孔,小孔的面积为 S 。当空腔加热并达到热平衡之后,从小孔辐射出来的能量就达到稳定。使用三棱镜或者分光镜,对从小孔辐射出来的光线进行分解,那么在显示板上,光线就分解为一系列的频率排列分布。
测量过程我想是不是这样:
使用热偶元件或是其他测热仪器,放在显示板分解的频率 f 上,测量时间 t 内热偶元件或是其他测热仪器产生的热量 J , 设那么是不是这样:黑体小孔辐射的频率 f 的功率为:P=J / t。黑体小孔辐射的光谱辐射出射度 Mv为:Mv=P/(f*S)。对频率 f依次测量,然后在坐标图上画出的就是温度T的黑体辐射曲线图。
黑体的发展史(一):
开始发展的是高温黑体,早在20世纪50年代,由于光学高温计的应用,当时的苏联和英国已经研制出了黑体炉,工作温度可以达到2500℃。20世纪60年代,日本生产出卧式黑体炉,工作温度为2200℃;同年代,我国也研制出卧式黑体炉,工作温度为900~3200℃。 在20世纪60年代,中温黑体就有人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对黑体技术(如黑体腔、等温黑体腔、黑体发射率等)认识不足,甚至将热电偶检定炉的中间放置一个靶子就看作是黑体。
自从美国在越南***使用红外技术,成功地侦察到密林中的胡志明小道后(注:当时胡志明小道是运输线),拉开了红外技术在军事上应用的序幕。随后,各国都开展了红外侦察、红外伪装、红外制导、红外诱饵、空中防卫等技术的研究工作,这就促进了对黑体技术的研究,尤其是对中低温黑体的研究。因此国外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低温黑体,我国对低温黑体的研究,黑体辐射源说明书,是从20世纪90年开始。
近30年来,红外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民用领域,如红外资源、红外气象、红外加热、红外干燥、***红外、红外测温等,同时开始了民用黑体产品的研究。尤其是近20年来,红外温度计的广泛应用,作为红外温度计检定用的主要设备-黑体的市场需求量增加,这促进了黑体技术向产业化转化的进度。
焦作黑体辐射源-黑体辐射源 检验规程-智拓仪表(优质商家)由泰安智拓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提供。泰安智拓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是***从事“温湿度检定箱,黑体辐射源”的企业,公司秉承“诚信经营,用心服务”的理念,为您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欢迎来电咨询!联系人:马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