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冷剂的简介
应用在汽车制冷系统里面的制冷剂称汽车制冷剂。
性质:汽车制冷剂属于中温(中压)制冷剂:0℃>ts>-60℃,0.3MPa
R12汽车制冷剂:
适用于非环保汽车空调,因为R12对大
气臭氧层有严重***作用,并产
生温室效应,危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它已受到限用与禁用。但它目前仍是国内应用较广的中温制冷剂之一
。
R1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29.8℃,凝固点为-155℃,可用来制取-70℃以上的低温。R12无色、气味很弱、毒性小、不
燃烧、不***,但当温度达到400℃以上、遇明火时,会分解出具有***性的***。R12等熵指数小,所以压缩机的排气
温度较低。单位容积制冷量小、相对分子质量大、流动阻力大、热导率较小。
水在R12中的溶解度很小,低温状态下水易析出而形成冰堵,因此R12系统内必须严格限制含水量,并规定R12产品的
含水量不得超过0.0025%,且系统中的设备和管道在充灌R12前,必须经过干燥处理,在充液管路中及节流阀前的管路中
加设干燥器。
R12能与矿物性润滑油无限溶解,在传热管表面不易形成油膜,但在蒸发器中,随R12的不断蒸发,润滑油在其中逐
渐积存,使蒸发温度升高,传热系数下降。由于润滑油的密度比R12小,油漂浮在R12液面上,无法直接从容器底部放出
,因此,蒸发器多采用干式蛇管式,从上部供液,下部回气,使润滑油与R12蒸气一同返回压缩机。在压缩机曲轴箱内,
油中会溶解R12,降低了油的粘度,因此应采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另外,当压缩机停机时,曲轴箱内压力升高,油中
R12的溶解量增多,当压缩机起动时,曲轴箱内压力突然降低,油中的R12便大量蒸发,将油滴带入系统,并形成泡沫,
造成曲轴箱内油位下降,影响油泵的正常工作,所以往往在曲轴箱底部设有电加热器,起动前先对润滑油加热,使R12蒸
发,以免起动时造成失油现象。
R12对一般金属没有腐蚀作用,但能腐蚀镁及含镁量超过2%的铝镁合金。含水后会产生镀铜现象。R12对天然橡胶及
塑料等有机物有膨润作用,故密封材料应使用耐氟利昂腐蚀的***橡胶或***橡胶,封闭式压缩机中电动机绕组导线要
涂覆耐氟绝缘漆,电动机采用B级或E级绝缘。R12极易渗透,故对铸件质量及系统的密封性要求较高。
R12由于压力适中、压缩终温低、热力性能优良、化学性能稳定、***、不燃、不爆等优点,它广泛用于冷藏、空调
和低温设备,从家用冰箱到大型离心式制冷机中都有采用。
R134a汽车制冷剂:
适用于环保汽车空调,10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了针对新型制冷剂R134a使用上的完善体系。不仅产品已经形成市场化
,其成本控制、技术安全都已经与采用R12制冷剂相差无几。
R134a的标准蒸发温度为-26.5℃,凝固点为-101℃,属中温制冷剂。
它的特性与R12相近,无色、无味、***、
不燃烧、不***。汽化潜热比R12大,与矿物性润滑油不相溶,
必须采用聚脂类合成油(如聚烯烃乙二醇)。与***橡胶不相容,须改用聚***橡胶作密封元件。吸水性较强,且易
与水反应生成酸,腐蚀制冷机管路及压缩机,故对系统的干燥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系统中的干燥剂应换成XH-7或XH-9
型分子筛,压缩机线圈及绝缘材料须加强绝缘等
级。击穿电压、介电常数比R12低。热导率比R12约高30%左右。对金属、
非金属材料的腐蚀性及渗漏性与R12相同。R134a对大气臭氧层无***作用,但仍有一定的温室效应(GWP值约为0.27),目
前是R12的替代工质之一。
R404A汽车制冷剂:
R404A制冷剂是一款由HFC类物质组成混配制冷剂,不含任何***臭氧层的物质,其ODP值为零,
是R502制冷剂的***主要的中长期替代品。
R404A适用于低温冷藏车。
下表提供了R404A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单位R404A
分子量g/mol97.46
25℃下的蒸气压力Kpa.abs
Psia1241
165.3
沸点(1atm)℃
℉-46.2
-51.2
临界温度℃
℉72.046
161.68
临界压力Kpa.abs
Psia3728.9
540.82
临界密度kg/m
1b/ft486.53
30.373
臭氧***潜值ODP值0
ASHRAE安全级别-A1(***不可燃)
空气中的燃烧极限浓度体积%不可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