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不知道在古代的时候月饼可不像现在这样,家家户户都能吃上的,在明代中秋节而吃月饼才在民间流传。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在宫廷中,月饼也成为常见食品,如《明实录·神宗实录》里就记载了皇帝十次赐给大臣月饼。

月饼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吃月饼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咱们国人的一种习惯,那大家知道古代的时候月饼是什么样的吗?月饼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和品沃一起了解一下吧。
月饼一词***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五仁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至于月饼这个名词的来历,已无从考证。但是北宋很有名的文人苏东坡留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或许这是月饼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及月饼做法的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