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排的老化其实多指的是电气用铜导体常见导体发热损坏,电工用铜导体原料是电解铜,色泽紫红(俗称紫铜),如果导体严重发热后,导体硬度变大、韧性变差、颜色发黄、发黑。
母线槽中铜排如果出现严重发热,首当其冲的是绝缘配件先老化,如聚四氟乙烯、热缩套管、绝缘骨架等,铜排一般还不至于损坏到不能使用;
有另外一些因素影响铜排外观质量,如铜排未进行搪锡处理、绝缘材料(聚四氟乙烯)长期处于潮湿高温环境中,发生水解、分解,析出碳元素,造成绝缘***,同时在铜排表面会留下痕迹,但仍不至于造成铜排损坏;





常见铜排的规格型号
洛阳铜麒镁业生产的铜母线规格如下:15 * 3,20 * 3,25 * 3,30 * 4,40 * 4,50 * 5,60 * 5,60 * 6,80 * 6, 100 * 6,60 * 8,80 * 8,100 * 8,120 * 8,60 * 10,80 * 10,100 * 10,120 * 10等。在电气方面,我们经常使用铜条来制作集合行,接地称为接地采集行,零线简称为零行,铜线也常用于电源线的相线。这被称为母线。接地铜条必须连接并用铜螺母和相同材料的螺钉固定。所以你应该使用铜螺丝。金属铜用作接地铜排,因为铜在用作导体的金属中成本适中,并且在空气和水中比铁和锡慢。接地电阻铁在空气和水中氧化得更快,接地电阻很大。

铜母线的型号不一样,载流量也是不一样的,那如何选型是一个问题:
电流越大,电密取得越小 。铜排的选型主要是考虑通过它的单位载流量,而通过它的单位载流量(电密)一般要看电流的大小,电流越大,电密取得越小,原因取决于导电排上所产生的损耗,铜排上产生的损耗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因此电流越大,电密应取得越小,这样才能让导电排上损耗不至于太大而导致铜排太热。一般200A以下可取3-4A每平方毫米,电流500A以下去2-3A每平方毫米,电流1000A以下去1.5-2A每平方毫米,电流越大,电密取得越小,主要考虑铜排上产生的损耗不至让铜排发热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