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更好保护产权人的利益,知识产权制度应运而生并不断完善。如今侵犯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越来越多。17世纪上半叶产生了近代专利制度;一百年后产生了“专利说明书”制度;又过了一百多年后,从处理侵权纠纷时的需要开始,才产生了“权利要求书”制度。在二十一世纪,知识产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到处充满了知识产权,在商业竞争上我们可以看出它的重要作用。
2016年全国专利代办机构业务能力持续提升
2016年,全国各专利代办处共受理专利申请202.8万件,约占我国专利申请受理总量的60%;全年收缴专利费用422.2万笔,约占收费总笔数的42%;网银缴费票打印276.4万笔,约占总笔数的81%;各代办处还在其业务受理大厅设立了专利咨询窗口,为广大申请人面对面提供专利事务和专利政策咨询服务,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大众的服务需求……从近日召开的2017年国知局专利局代办工作会议上,传出了过去一年全国专利代办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消息。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体专利代办处在国知局和各地方知识产权局的领导下,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社会需求为切入点,紧密围绕专利审查中心工作,积极拓展工作思路、转变服务理念,在基础业务、对外服务等方面成绩显著,有力推动了我国专利代办工作整体迈上新台阶,为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国知局专利局初审及流程管理部负责人表示。
基础业务不断夯实
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专利代办工作发展的关键一年,全国专利代办系统凝心聚力完成专利审查工作,从构建工作体系、完善制度建设、升级业务平台、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不断夯实各项基础业务,主动服务地方创新主体,发挥优势助力地方经济建设,各项工作推进有序有力。
据了解,为了构建起完备的专利代办工作体系,让代办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全国各个地区,为公众提供快捷的专利事务服务,2016年10月,济南代办处青岛分理处正式开业。目前,除西藏和我国港澳台地区外,国知局已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33个代办处或分理处,业务体系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他们与专利局受理大厅一道构起了遍布全国的专利事务服务网。
与此同时,为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全国各专利代办处一方面严格执行国知局制定的各项制度,另一方面还结合地方工作实际,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逐步将代办工作纳入精细化的管理轨道。据统计,截至2016年,各专利代办处的制度建设涉及行政、人事、财务、业务、党建、信息管理6个方面,制定业务规范120余项。
2016年9月和10月,国知局专利费减备案系统和中国专利受理及初步审查系统先后上线运行。为保障两个系统上线前切换工作的顺利实施,全国各专利代办处在国知局的统一协调和部署下,克服重重困难,积极配合完成系统上线前的各项工作,并及时发现和反馈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保障系统平稳运行提供支撑。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程序国外专利申请查询,各专利代办处共完成费减备案28.5万件。
此外,专利代办处还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一年来,国知局结合工作实际,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各专利代办处进行人员培训、挂职交流,以此不断提高代办处人员业务水平。同时,国知局还针对各代办处在人员配备、待遇等方面的需求给予大力支持,有力保证了代办处人才队伍的稳定发展。
(李俊霖|中国知识产权报)
(编辑:孙雅曼 石焱,编校:赵世猛,审读:刘珊,美编:李羽)
来源:国知局
了解了商标与专利侵权的这些自判技巧,还怕什么亚马逊侵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咱们的中国跨境电商卖家开始被各种侵权投诉吓得胆战心惊。
卖台灯的担心台灯的外观侵权,新产品国外专利申请服务,卖衣服的担心自己的衣服花样外观侵权,连卖枕头的也担心其枕头外观侵权,如此等等。遇到这种问题我们需要冷静看待。一方面,我们为中国卖家对知识产权日益重视而感到欢喜,但另一方面又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为什么卖家们会担忧至此呢?这背后到底是跨境电商平台的过度作为?还是卖家中有人利用平台对知识产权的投诉处理漏洞肆意妄为呢?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的情形给人的感觉就是,只要有人投诉侵权,电商平台就会马上对被投诉一方进行制裁,或下架产品,或取消销售权,甚至是关店。可是,被投诉一方真的就侵权了吗?可能侵权了,也可能没有侵权,只是部分人利用或滥用平台的投诉机制,而很多卖家尤其是中小卖家无力去维权辩驳就会经常不了了之。
平台设置这样的投诉机制,使得这样的投诉不花钱都能达到排他的目的,所以笔者才觉得这是过度作为。但无论是哪一种可能,我们都无法阻止和改变,选择就是做好自己,保护自己。
而对卖家而言,如果想消除这种担心,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当然是拥有自己的专利。而且,在公开销售之前就去申请专利,因为外观专利和发明专利会随公开时间的长短,其新颖性将逐步下降。在很多国家,外观公开6到12个月后就会因为缺乏新颖性而不能再申请外观专利了。
除了申请专利之外,卖家还可以通过注册商标来避免侵权。不同于外观专利及发明专利,商标则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其价值与显著性日益变强,因为商标使用时间越久,品牌的消费群越大,辨识度也越高。
同时,项目国外专利申请查询,做亚马逊,走品牌化道路才能让企业走得更远。那如何才能品牌化?应该是建立品牌声誉,品牌不仅代表其产品的质量,同时也反映出产品风格。而第二步就是对产品款式样式的保护,以防止其他人模仿自己的款式,也就是申请各种发明专利或外观专利。
事实上,无论是准备申请商标或专利的企业,还是无品牌无专利的卖家,想要在国际市场上不受侵权的困扰,都需要首先学会检索与自己产品相关的专利或商标,以判断自己是否存在侵权的风险,从而更好的规避风险,保护自己。
之前有种说法,一个产品的外观只要有多少个点不同就属于不相似了,其实这是具有误导性质的,相似的判断要根据不同的产品来判断的,而不是单纯的去看多少个“点”不同,这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产品的相似判断。
判断的尺度应是以普通消费者的眼光和认知水平为准,不应当以该外观设计专利所属领域者的审美观察能力为准。当两款产品整体形状相同、视觉效果一样,只有局部微观不一致, 但若这个“不一致”,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是一个并不会留到的细节的话,则不作相似性对比。
相对于专利侵权,国外专利申请,商标侵权则容易判定一些,只要别人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商标或者申请高相似商标,都是侵权。但是,专利侵权,比如外观专利,不仅复杂而且较难断定,尤其是那些常见的产品,款式样式本来就很多,新款B是新款A的变种,新款B不满足申请外观,但这并不等同B会对A的外观造成侵权。对于和原有的款式样式不相似,但又不能获得外观专利保护的产品,建议的做法就是申请商标,通过品牌效应来塑造品牌风格。
四、面对目前的平台规则,一旦被投诉,咱们的卖家该如何应对呢?
1.查清楚对方的商标专利申请情况
2.与亚马逊沟通,自证清白
3.积极和投诉方沟通,直接了解真实情况
4.审视自己是否侵权
5.请知识产权律师代为沟通
6.如果确实没有侵权,而平台不做反应,直接上诉
来源:小创学专利
国外专利申请-程序国外专利申请查询-联邦知识产权(推荐商家)由美国联邦知识产权事务所深圳代表处提供。国外专利申请-程序国外专利申请查询-联邦知识产权(推荐商家)是美国联邦知识产权事务所深圳代表处()今年全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