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床铸件稀释剂合脂在常温下为膏状,气温低时会结成固体,使用时必须加以
稀释。常用的稀释剂是煤油,煤油加入量一般为合脂的44%~50%(质量分数),
夏天或对流动性要求不高的时候可降为42%左右。大批量生产中,为了缩短砂
芯烘干时间,也可用***做稀释剂。稀释的方法是将合脂加热到80~100℃熔
融,然后加入稀释剂并充分搅拌,直到无沉淀、不分层为止。
(2)原砂粒度适中、粒形较圆、泥分较少的原砂可节约黏结剂,减少黏结
剂加入过多引起的发气量大等***。对于工级砂芯,应按照桐油砂对原砂的要
求选择原砂。但对于大多数Ⅱ、Ⅲ级砂芯来说,对原砂的要求可适当降低。
(3)合脂加入量 合脂黏结剂的加入量一般为原砂质量的2.5%~4.5%。
过多时,强度增加不显著,而发气量明显增大,粘模加重,蠕变加大,出砂性
变差。
(4)附加物 合脂砂的湿强度比桐油砂还低。为提高湿强度,一般也是加入
膨润土、糊精等,它们在合脂砂中的作用与在桐油砂中的作用相同。膨润土在合
脂砂中的加入量为原砂的1%~2%(质量分数),糊精为原砂的1%~1.5%。随
着芯砂中糊精或膨润土的加入,芯砂中还应加入占原砂2%~3%的水。
(5)灰铁铸件烘干硬化合脂砂的烘干温度范围比桐油砂宽些,但是***适宜范围仍是
200~2200C。烘干时间为2~3h。若用***作合脂的稀释剂,烘烤时间可适当
缩短。若大小砂芯同炉烘烤,大砂芯应靠近炉壁温度较高处。
因合脂的缩聚硬化反应不需要氧气,因此,烘干时不必考虑供氧问题,应尽
快地把从砂芯中逸出的溶剂挥发物顺利排出炉外,保证烘干效果,防止炉气
可能产生的缺陷及防止措施
①茎砂流动性较差。有时在砂芯的拐角和深凹处形成蜂窝状空洞,复杂砂
芯尤为突出。常采用的解决措施有:适当降低合脂黏度,严格控制合脂加入量,
加入原砂0. 5 2左右的桐油,选用粒度较圆、分布较均匀的原砂。
②黏附芯盒。常采用的解决措施有:适当降低合脂黏度,严格控制合脂加
入量,尽量不加或少加水及含水附加物,芯盒表面擦拭少量煤油、柴油,采用内
表面光洁的金属芯盒等。
③蠕变。蠕变是指制好的砂芯在湿态下逐渐变形的现象。它发生在制芯后
的放置阶段和烘干阶段,在烘干过程表现得特别突出。其原因是芯砂的流动性
差,湿强度低。
床身铸件在制芯阶段采取的措施是:加入糊精等附加物,以提高强度和表面风干能
力;安放芯骨,采用成形烘干器或砂垛,加强砂芯的支撑;制芯时尽量舂紧,或
采用机器制芯,增加砂芯滑移的阻力。
在烘干阶段采取的措施是:高温入炉,急速加热,使砂芯表面迅速硬化。
联系电话0317-5669958,网址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