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胺是在***水产鱼肉中常见的一种化合物,它对热非常安定,不容易以加
热方式***。因此,一旦生成就不容易除去。早在 1950 年代,日本人就针对
一些食用鱼类引起的类***性***事件进行调查与研究,确定了这类食物的***
事件是因为鱼肉中含有高量的组胺所引起的。当消费者食用含量超过界限的组胺
时,引起的***称为「组胺***症」。
组胺***是一种类似***的***症,每个人都可能发生过。但由于它的
症状并非很严重,而且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可以自行痊愈,因此很少有特别的记录
报告。此外,由于组胺***与食物***的症状十分相似,不仅患者本身,连***
或***的医生也常常误判,使得组胺***的案件数被低估。
组胺******常发生在食用鲔鱼、鲭鱼、鲣鱼等鲭科鱼类的时候,一般也把它
通称成「鲭科鱼类***症(scombrotoxicosis)」。不过,食用旗鱼、鬼头刀、
秋刀鱼、沙丁鱼等非鲭科鱼类,也常发生组胺***。组胺***通常在食用后的半
小时到数小时内,才会开始出现症状。
因为组胺会促使血管扩大,所以它的典型症状是面部与口腔泛红、黏膜与眼
睑结膜充血、出现***、全身灼热、身体发痒、心跳与呼吸失调、***、呕吐、
下痢、发烧等。***组胺的***,在临床上都以***抗组胺***来减轻它的症状。
由于***具有组胺代谢的途径,可以把组胺代谢成较不具生理作用的产物,即使
没有***的***,患者在 24 ~ 48 小时内通常也能自动痊愈。因此,尚未有组
胺***致命的报导。
美***品******根据危害分析***管制系统, 对于鲭科鱼类的鱼肉产品
中的组胺含量,建议不得超过 50 ppm,且指出当鱼肉组胺的含量达到 500
ppm 以上时,人们就可能遭受***的危害。虽然如此,一般的学者及医界认为
当鱼肉中的组胺含量超过 100 ppm 以上时,便有组胺***的风险。
特异性
针对以下进行交叉反应之测试:
Histamine 100%
回收率
鱼、虾、蟹 (添加50ppm) 90&plu***n;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