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测报灯大豆蚜防治建议:
一、大豆蚜防治:田间点片发生蚜虫5%-10%的植株卷叶或有蚜株率超过50%时进行防治。选用高效、低毒、环保型的杀虫剂:3%啶虫脒乳油每亩15-20毫升;48%毒死蜱乳油每亩用量100毫升。在同时发生红蜘蛛的地区,以上药剂还可与1.8%阿维菌素每亩用量20毫升混用以兼防红蜘蛛。
二、大豆食心虫防治:当大豆食心虫成虫田间出现打团,并且每团蛾量较大,出现成倍增长的现象,表明成虫已进入发生盛期,1~2天内开始防治成虫。成虫盛期后7~10天为幼虫防治适期。采取田间喷雾防治,每亩可用25%氰·辛乳油20~30毫升,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毫升,或2.5%溴氰菊酯乳油每亩20~30毫升对水30公斤喷雾,喷药时要注意雨天对药效的影响。
三、大豆茎折病防治:1、农业防治。对涝洼地要及时排水散墒,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及时防治害虫,减少植株伤口,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发病时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
2、化学防治。应掌握在发病初期喷施,25%咪酰胺乳油250毫升+43%好力克50毫升/公顷;或12%苯溴铜水剂20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
四、大豆菌核病防治:1、农业防治。组织农户做好田间调查,对重点地块病虫测报灯认真巡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外深埋处理。对发病田及时进行中耕培土,能促进生根,同时将菌核埋入土壤深层,减轻病情。
2、化学防治。在发病面积较大时,要对中心病株喷药保护或全田施药,防止病情扩散。应采用机动式弥雾机,喷口向下作业,确保中下部植株叶片着药或使用自走式高杆喷雾机喷洒药剂。根据各地防效调查,目前对菌核病防效较好的药有50%腐霉利、40%菌核净、25%咪鲜胺、50%异菌脲,每公顷用量1.5公斤,对水喷雾,隔7天用药一次。
施药时严格按照《安全用药使用规范》操作。
病虫测报灯 http:///produc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