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顶升支座更换-同步顶升更换支座
控制措施。由于本桥为连续梁结构,故起梁时必将会引起桥梁结构应力的变化,因此在起梁时必须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
(1)严格控制起梁速度;
(2)起梁时应对梁顶起时的位移和千斤顶的起顶力进行双控,保证起梁能达到设计位置;
(3)为保证达到要求和施工质量,按要求配置人员和设备;
(4)起梁时,用支座作临时辅助支撑,安装完支座后落梁前将其拆除;
(5)在墩顶设置位移观测系统,即安装百分表,以便更方便、更快捷、更直观地控制起梁的高度和速度,严格控制每次顶升量和总顶升量;
(6)起梁前先计算出各墩柱的受压力值作为参考;
(7)在加载时,分级进行,当ΔT达到0、ΔT/2、ΔT?(ΔT=T1-T2)时进行持荷,以使各千斤顶之间的力均衡增加,达到同步顶升,同时加强对梁体的观测,注意:持荷时间应尽可能缩短;
(8)对边跨根部进行应力和裂缝监控,起梁时,如果裂缝发育扩大有异常,即超过了规范和设计允许值,则必须停止起梁,查找原因,找到解决办法后,再进行起梁安置支座。
支座及关联构件的处理。梁体顶升到位后,取出原支座,检查安放支座的垫石、梁底混凝土缺角、损坏部分进行修复;对锈蚀的梁底钢板应除锈保护,锈蚀严重的应割除更换。在50mT梁底面增设不锈钢钢板尺寸:650mm(顺桥向)×700mm(横桥向)×2mm,采用结构胶填充,保证与支座底面密贴,使支座均匀承压。遇有纵坡的桥梁应设置钢制楔形垫块调整纵坡,确保支座整体均匀受力。特别对设置竖曲线墩台部位的支座应通过计算加工楔形钢制垫块尺寸,防止支座局部受力。
落梁。完成调平钢板及支座安装后,检查、测量、核实各顶升参数,即可进行落梁复位作业,各千斤顶同步回油,缓慢同步落梁,使各梁同时平稳地落到支座中心上,完成顶升。
动态观测。桥梁顶升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采取分级顶升、逐步到位的方式进行顶升,随着上部结构的提升,桥面纵向偏差、立柱倾斜率、伸缩缝间间隙均会发生变化,特别是桥跨单端单墩同步顶升对另一端梁体完成支座更换时,会产生挤压、挠曲变形,应对支座进行检查、观测。同时,应对反力基础沉降、桥面高程、梁底高程、桥梁纵向位移和支撑体系观测等。所以设置一套监控系统保证桥梁运动轨迹的整体姿态,结构内力等环节,并贯穿整个顶升施工过程,确保结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