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红木检测木材检测单位:
对分式检索表法
对分式检索表法是指运用对分法原理,将木材构造特征进行有无对比,以互相排斥为条件,循序渐进,逐渐缩小范围,***后划分出每个树种来编制[1]。成俊卿等编著的《中国木材志》就是利用对分式检索表进行树种检索。对分式检索表编制方法简单,成本低,携带方便,在树种不多的情况下十分实用。但是检索表修改时比较麻烦,甚至需要重新编制;需要按照检索表的顺序依次进行;树种较多时,使用起来不方便。
1.2.2 穿孔卡式检索表法
穿孔卡式检索表法是把木材的全部识别特征排列在一张卡片周围,并在每一特征上方打一小孔,将该种木材所具有的特征上方的小孔剪成“U”形缺口,同时将每张卡片上的左上角剪去,使所有卡片特征顺序对齐。该方法可随时增减树种或修改木材的特征,不会影响整体工作;可以按标本的任何显著特征进行检索,不需要固定的顺序;制作成本低。但是由于卡片多,携带不便且卡片容易损坏。 jsgf19310zjh
1.2.3 数据库查询系统
用计算机系统软件查询木材,结合了对分式检索表和穿孔卡式检索表的优点,充分利用计算机高速处理数据的特性。采用数据文件或数据库形式***、管理树种名称及构造特征数据,以能够容纳大量信息的磁盘为存贮介质,在工作效率和功能齐全性方面均优于原有的检索表方式,体现计算机快速、准确、灵活、方便、综合管理功能强、检索方法多等特点[2]。
中国在木材数据库检索系统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始,取得丰硕的成果。1992年刘鹏等建立的东南亚阔叶树材数据库查询系统共包含201种东南亚阔叶树材[3];1995年程放等在收集、整理中国木材科学领域研究成果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大型木材科学综合信息数据查询应用软件包,系统收录包括木材解剖识别在内的12个专项子数据库[4];1998年广西大学的徐峰***开发中国和东南亚1 000种木材图像计算机查询系统,创新性的加入图像核对板块,以木材图像作为主要的木材识别依据,图文并茂,使检验结果更直观、准确,为今后木材数据库检索系统的创建打下基础[5];2000年王艳君等在建立的拉丁美洲热带木材树种数据库查询系统中,共收录200种拉丁美洲热带木材、600幅木材解剖图片,为了解与认识、开发与利用拉丁美洲木材资源提供了1个有效的工具[6];2003年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建立红木和红木家具网络鉴定平台,为广大的消费者和从事本***的科研人员提供很好的交流与分享平台[7];2007年叶丽建立基于Web的世界主要商用木材信息查询系统,实现按木材名称、木材宏观特征、木材微观特征、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等各类属性特征,关键字和多关键字的计算机查询检索功能[8];2013年孙书冬等建立基于Visual Basic的木材识别系统,该系统包含208种进口或国产常见商品材,在数据库检索功能的基础上,兼具图像处理技术,以期辅助木材树种准确识别及提高识别速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