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殿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是唐文成公主(约公元642年)从长安带进西藏的。由于这尊佛像是释迦牟尼十二岁时的等身像,因而在藏传***信徒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公元六世纪末的时候,当时称雄雪域高原的第三十三代吐蕃王松赞干布,将吐蕃王都从雅砻河畔的乃东北迁至宽阔的拉萨河谷。翻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无论东方或是西方,和亲是古时候许多王朝为求和平安定而常采用的一种形式。英格兰、法兰西和西班牙王室之间的联姻,西汉王昭君远嫁匈奴……。七世纪时,精明强干的松赞干布统一了雪域高原的各个部落后,先是与尼婆罗,也就是现在的尼泊尔联姻,娶尼婆罗国的赤尊公主为妻,以求吐蕃南方的稳定;尔后,松赞干布又派人远赴长安,迎娶唐太宗的宗室女文成公主。
尼婆罗公主给吐蕃带去了天竺和尼婆罗的***文化,文成公主给吐蕃带去是唐朝***的农耕、纺织技术。直到现在,在西藏还可看到汉地文化已深深渗入藏民族社会生活之中。像藏医的望、闻、问、切;遍布西藏农区的水磨房;民居墙体的水样花纹;寺庙的金顶和斗拱。我曾注意到,唐代女***饰后腰垫的特点有两个地方还保留着,一个是藏族妇女,尤其是农区藏族妇女,后腰垫还非常普及。还有一个就是日本女子的和服,不过,后腰垫已成为一种装饰。
传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即将***时,他的弟子们恳求佛祖留下真实的形象,以便世世代代指点众生迷津。佛祖点头同意了,弟子们于是塑造了佛祖八岁、十二岁和三十岁不同时期的三尊等身像。其中八岁、十二岁的等身像是请释迦牟尼的奶妈描述了佛祖年少时期的模样后塑造的。释迦牟尼亲自对三尊佛像做了加持以后,就在菩提树下***了。尼婆罗赤尊公主进藏时,尼婆罗国王送给吐蕃赞普的陪嫁礼品是八岁佛等身像;唐朝文成公主贞观年间带到吐蕃的则是十二岁佛等身像。现在***主殿前门廊两侧的四尊力士神像,据说就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推车的唐朝大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