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领域:核电“走出去”迈开步伐
在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看来,2015年,产能合作除了在钢铁、有色、铁路等领域继续深化之外,“核电‘走出去’迈出重大步伐”也是一大亮点。
2015年8月,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项目二号机组顺利开工;此后三个月,中核集团与阿根廷相关公司正式签署重水堆、压水堆核电站合同。两大合作,意味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顺利“出海”。
此外,由中国广核集团牵头的中方联合体与法电集团合作,共同投资兴建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并共同推进塞兹维尔C和布拉德韦尔B后续两大核电项目,这是中国企业首次主导开发建设西方发达国家核电项目。
核电专家表示,中国核电在全产业链及技术、人才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走出去”优势,还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而这些优势可能在产能合作的框架内进一步扩大。
中核集团总经理钱智民表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大概有接近40个国家准备发展核电,假如中国能占到20%市场的话,就可以拿到30台的核电机组,这对于带动产业的发展有巨大作用。
中核集团科技委常委、研究员张庆禄此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中核集团正力图自主研发高功率的“华龙二号”,“未来五到十年将是中国核电‘走出去’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