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的两位侍者-善财童子和龙女
在庄严慈祥的观世音菩萨两旁,常见一对十分可爱的童男童女,童男是善财童子,童女是龙女。
善财童子的传说
善财童子是『华严经入法界品』裏所讲的故事人物。故事中,善财童子出生於印度觉城。他出生的时候,有多种宝器出现,因此父母为他取名『善财』。是一个虔诚的***家庭。
某一年,文殊菩萨到觉城弘扬佛法,善财童子向文殊菩萨请教如何修善菩萨。文殊菩萨教导他到南方去拜访各位善知识。(注善知识:说正法,导人为善道而得解脱之贤者,称为善知识。)善财童子遵照文殊菩萨指导,向南方各山渐次寻访,共参拜了五十三位善知识。他所参拜的第二十七位善知识就是观世音菩萨,善财童子接受观世音菩萨的教诲***多,被认为是观世音菩萨的脇侍。在一些大寺院,大雄宝殿释迦如来本尊佛背后,往往塑有南海观世音菩萨脚踏鳌鱼,手持杨枝和净瓶,善财童子与龙女脇侍在观世音菩萨的身边。例如杭州灵隐寺供奉的海岛观世音菩萨,又称为渡海观世音菩萨,十分壮观。
龙女的传说
龙女,据说是娑竭罗龙王之女。『法华经、提婆达多品』讲,文殊菩萨在龙宫宣说『法华经』的时候,龙女只有八岁,因为听文殊菩萨说法,而深入禅定,通达佛法,於刹那间发菩提心,得成正道。当时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舍利弗表示怀疑地说:『佛道广奥,要具修六度万行,这许多劫难,勤苦修行,积累功德,然后才有成就,而你一个女身,本身就有各种障碍,怎麼能速得***呢?』於是龙女即时显示神通,当众变成男子,坐莲花宝座,往南方***说法去了。由於佛经上说龙女去了南方了,民间就将龙女和善财童子放在一起脇侍观世音菩萨。
关于“善财童子“的来历说法颇多。有说,因为他出生的时候有种种珍宝自然涌出,故名“善财童子“。后来,善财童子受文殊菩萨的指点,拜访了五十三位名师,遇到普贤菩萨自然***。也有说,善财童子于观音菩萨出得道的,说法不一。观音菩萨是善财童子参拜的第二十七位菩萨。在 “五十三参法要偈“中,关于善财童子与观音相遇时,是这样一段:
又到普陀罗伽二岛上 参观自在菩萨众生宝 演慈说离怖畏随宜 证入菩萨大悲行法门
而在普陀山旅游时,也听到一则民间关于观音菩萨胁持善财童子的故事。说是这个小孩儿从小没有父母,以替人家挑井水为生。一次,他在井里捞到一个小瓶,放出其中的蛇精;蛇精却要吃他。这时观音菩萨来了,把他救下,收他为徒,去普陀山***。普陀山有一处景点名“五十三参石“。
而吴承恩显然是自己编造的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服为“善财童子“的故事,颇有胁持的意思。作家们往往狡猾,把自己的真实意图藏在文字后面。他说“善”,未必“善“;他说“好”,未必真“好“;他说“可恶“,未必真的“可恶“。他们常常藏在文字后面,狡猾的眨着眼睛,悄悄笑道“你们慢慢读罢。“
《西游记》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中叙述: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过“六百里钻头号山”,唐僧不慎被一个***抓去。这***是牛***和罗刹女的儿子,乳名红孩儿。他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神通十分广大,连孙行者也奈何不了他,只得去南海请观音菩萨帮忙。观音用法力把红孩儿降住,问他:“你可受吾戒行么?”红孩儿流着眼泪点头答应:“只要饶我***,愿受戒行。”观音又问:“你可入我门么?”红孩儿回答:“果真饶我***,愿入法门。”观音便说:“既然如此,我替你摩顶受戒。”就从袖中取出一把金剃刀,替红孩儿剃了个“泰山压顶式”的头,还为他留下三个顶塔,挽起三个窝角揪儿。孙悟空在旁取笑:“这***大晦气!弄得不男不女,不知像个甚么东西!”观音对红孩儿说:“你现在既受我戒,我也不怠慢你,称你做‘善财童子’好吗?”红孩儿点头受持,只望饶命。观音便喝声“退”,撤了法术。不料红野性不定,一旦手脚自由,就绰起***猛剌观音,嘴里还说:“你有什么真法力降我?我就是不受戒!”观音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个金箍儿,迎风一幌,闻声“变!”即变作五个箍儿,朝红孩儿身上抛去,一个套在他头顶上,两个套在他左右手上,两个套在他左右脚上。菩萨念动《金箍儿咒》,红孩儿痛得搓耳揉腮,攒蹄打滚。观音将杨柳枝儿,蘸了一点甘露,洒将去,叫声“合!”只见他一双手合掌当胸,再也不能开放。红孩儿开不得手,拿不得枪,才知道菩萨法力无边。无可奈何,才纳头下拜。观音便念动真言,把净瓶倒过来,将那一海水,依然收去,更无半点存留。观音知道红孩儿野心尚未真正收住,便让他一步一拜,直拜到落伽山,方才收法。红孩儿经过一阵折腾,终于归了正果,五十三参,参拜观音菩萨。
后来唐三藏又遇灾难,悟空再次到南海向观音求救,在落伽山普陀崖上,遇到了善财童子、捧珠龙女。善财童子上前向他施礼:“孙大圣,前蒙盛意,幸菩萨不弃收留,早晚不离左右,专侍莲台之下,甚得善慈。”孙行者认出他就是红孩儿,便笑着说:“你那时节魔迷心,今朝得成正果,才知我老孙是好人了吧!”
《善财龙女宝卷》是描述观音如何招收两名胁侍与白鹦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