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铸件总量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
铸造在我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自周朝末年(约公元600年)开始铸造各种铁质农具。我国古代铸造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在 2500 多年以前 ( 公元前513年) 就铸出270kg的铸铁刑鼎。现存于北京大钟寺内的永乐大钟,铸于明永乐18年前后,精密铸钢件供应,大钟全高6.75m,钟口外径3.3m,钟唇厚0.185m,重46.5t 。大钟至今完好,1声音幽雅悦耳,距钟 15 ~ 20km 都能听见,是世界上罕见的古钟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铸造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得到了蓬勃发展。铸件总产量自2000年起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2008年达到3350万吨,约占世界铸件总产量的1/3。目前铸造企业总数约3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50万人,我国是名副其实的铸造大国。铸造业的发展有力推动着机械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国防工业等的进步,尤其推动着中国汽车、机床等产品稳步走上国际市场。
浅析精密铸件
定义
用铸造方法获得的金属物件,即把熔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他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落砂、清理和后处理,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物件。
铸件历史
铸件应用历史悠久。古代人们用铸件作钱币、祭器、兵1器、工具和一些生活用具。近代,铸件主要用作机器零部件的毛坯,有些精密铸件,也可直接用作机器的零部件。铸件在机械产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拖拉机中,铸件重量约占整机重量的50~70%,农业机械中占40~70%,精密铸钢件厂家,机床、内燃机等中达70~90%。各类铸件中,以机械用的铸件品种zu1多,形状复杂,用量也zu1大,约占铸件总产量的60%。其次是冶金用的钢锭模和工程用的管道。
在精密铸造热处理中的加热和冷却的方法
冷却也是热处理工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在精密铸造行业中冷却方法会因为铸造工艺和热处理工艺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控制冷却速度,一般退火的冷却速度是***慢的,正货的冷却速度比较快,淬火的冷却速度更快。单也因为钢种类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空硬钢就可以用正火一样的冷却速度进行淬硬。
加热温度是热处理工艺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也是精密铸造工艺中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选择和控制加热温度,是保证热处理质量的重要问题。加热温度随被处理的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目的不同而不同,但一般都是加热到变相温度以上,以获得高温***。另外转变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当金属工件表面达到要求的加热温度时,还需要在这给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精密铸钢件厂家***,使内外温度一致,使显微***转变完全,这段时间称为保温时间。采用高能密度加热和表面热处理时,精密铸钢件,加热速度极快,一般就没有保温时间,而化学热处理的保温时间通常比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