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离子吸收大地水分后,可以通过潮解作用,将活性电解离子有效释放到周围的土壤中,使接地极成为一个离子发生装置,从而改善周边土质使之 达到接地要求。
接地极外部填充剂通过与其内部电解离子填充剂的相互作用产生针对壳层土壤的化学处理,降低壳层土壤的电阻率,同时在缓释接地极与大地土壤之 间,形成了一个过渡带,增大了接地极的等效截面积和土壤的接触面积,消除了接地体与土壤之间的接触电阻,改善了地中的电场分布,填充剂良好的渗透性能,深 入到泥土及岩缝中,形成树根网状,增大了地中的泄流面积。
产品规格及技术参数: 型号 规格(mm) 质量(Kg) 冲击电流 100Ω.m降阻 BLJ-LD1铜管 Φ60*1500 8 ≤1% 3 BLJ-LD2铜管 Φ60*3000 16 ≤1% 2 BLJ-LD3不锈钢 Φ60*1500 8 ≤1% 3 BLJ-LD4不锈钢 Φ60*3000 16 ≤1% 2 BLJ-LD5镀铜钢 Φ50*1200 6 ≤1% 3.5
注:常用规格另有Φ50、Φ54(mm)
应用范围及使用方法:电解离子接地极由于其良好的防腐性能,优良的导电性能及独特的设计工艺,被广泛的应用于通信、电力、***、网络、电子等重要场所的接 地工程,尤其适合土壤条件恶劣,施工条件受到限制,技术标准要求高的接地工程。
施工方法:
1.钻孔:在选好的施工现场地钻出直径160mm×150mm×1550mm垂直地面的孔洞。
2.配置填充剂:用水调合填充剂成糊状(稍稠呈流体状)倒入事先钻好的孔中,深度约孔位;
3.植入接地极:
a拆开地极密封胶带;
b将接地极植入孔洞中,接地极顶部与地面平齐;
c接好引线;
d将其余填充剂填在接地极周围至接地极顶端100mm时止,测量接地电阻,达到接地电阻要求后,用土壤填盖在电极周围。
注:当一套接地极达不到电阻要求 时,可用二套或几套并联使用,棒与棒之间的间隔不宜小于5m,引出线采用50mm2多股铜线,引出线与接地极实行压接,节点防腐处理。





电解离子接地极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中直接与大地接触的起散流作用的金属导体成为接地极。接地极主要分为自然接地极和人工接地极两类:
各类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基础、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用来兼作接地的金属导体称为自然接地极。如果自然接地极的电阻能满足要求并不对自然接地极产生安全隐患,在没有强制规范时就可以用来做接地极。
埋入地中专门用作接地金属导体称为人工接地极,它包括铜包钢接地棒、铜包钢接地极、铜包扁钢、电解离子接地极、柔性接地极、接地模块、“高导模块”。一般将符合接地要求截面的金属物体埋入适合深度的地下,电阻符合规定要求,唐山电解离子接地极,则做为接地极。具体参考接地规范,电解离子接地极批发,防雷接地、设备接地、静电接地等需区分开。水平接地极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垂直接地极一般采用角钢或钢管。接地引下线圆钢直径不小于12毫米,扁钢不小于50×5毫米;接地极圆钢直径不小于10毫米,扁钢不小于48×4毫米。
电解离子接地极由***的陶瓷复合材料、合金电极、中性离子化合物组成,以确保能提供稳定的、可靠的接地保护。电解离子接地极的主体是铜合金管,深井电解离子接地极,以确保较高的导电性能及较长的使用寿命,其内部含有的、 的电解离子化合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通过潮解作用,将活性电解离子有效释放到周围土壤中,正是因为电解离子接地极不断地自动释放活性电解离子,使得周围土壤的导电性能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於是故障电流能顺畅地扩散到周围的土壤中,从而充分发挥接地系统的保护作用。
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对接地系统会产生较大影响,在乾燥的气候里,土壤往往是松散的,土壤导电率很低,此时传统接地方法往往不能发挥良好的保护效果。电解离子接地极所包含的 回填料具有非常好的膨胀性、吸水性及离子渗透性,长效电解离子接地极,使电解离子接地极与周围的土壤保持良好的接触界面,无论天气或周围环境如何变化,都能使电解离子接地极保持 佳的接地保护效果。
深井电解离子接地极-拓达防雷器材(推荐商家)由河北拓达防雷器材有限公司提供。深井电解离子接地极-拓达防雷器材(推荐商家)是河北拓达防雷器材有限公司()今年全新升级推出的,以上图片仅供参考,请您拨打本页面或图片上的联系电话,索取联系人:王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