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艺安排和操作技术等问题,有些情况下产量达不到预期的要求,还有可能出现不光滑,硬度低,易破碎等现象。现就影响食品制粒机生产效益的因素分析如下:
一、原料因素
原料因素直接影响食品制粒机制粒的效果,淀粉含量较高的物料易被蒸汽糊化,这些原料经过调质后,有一定的粘性,有利于颗粒成形。对粗纤维含量高的原料,添加一定量的油脂,在制粒时可以减少物料与环模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物料通过环模,且成形后颗粒外观较光滑。一般添加量1%左右,添加量过高,容易造成颗粒松散,如果需要添加较多的油脂,可以考虑制粒后喷涂,特别适用于生产高能量饲料。
粉碎原料粒度决定着饲料组成的表面积,粒度越细,表面积越大,物料吸收蒸汽中水分越快,利于物料调质,也易制粒成形。从制粒角度来讲,粉碎细,制粒强度高,但加蒸汽多,稍不留意易于堵机,且原料粉碎过细,造成粉碎电耗过高。粒度过粗,增加环模和压棍磨损,制粒成形困难,尤其是小孔径环模成形更难,并造成物料糊化效果差,导致物耗高、产量低、颗粒含粉率高。
因此,通常生产畜禽饲料,粉碎玉米宜采用2.5~3.0mm筛板,即能避免粒度过细的弊端,又保证饲料充分调质所需的粒度,利于减少颗粒的含粉率。另外要注重制粒前的混合均匀度,因为饲料配方组成复杂,各种原料比重差异较大,对于不同配方、不同品种,采用不同的混合时间,使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达到5%左右,给后面制粒工序奠定良好基础。
食品制粒机产品来源:
http:///st56209/ml
http:///szglang-SonList-23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