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青素含量化验分析:
对虾青素(虾红素)酯化与游离态认识上的误区
游离与酯化主要影响虾青素在动物体内的稳定性、与蛋白结合的程度和代谢的速度。游离的虾青素很难与蛋白结合,因此只能呈现红色,不能呈现白、蓝、黑等颜色,同时更加容易被代谢排除。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合成虾青素即使有25%是(3S、3’S)异构形态,会分布在鱼的皮肤和鱼鳞,但如果不及时补充的话,(仍)会很快代谢掉,因此导致鱼儿皮肤褪色。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健康的对虾体表是青色,煮熟的对虾是红色(酯化虾青素与蛋白质分离的结果),但一定是酯化的虾青素,合成的全游离虾青素只显红色,不会增艳其他颜色。合成虾青素100%是游离态,天然藻源或虾源的虾青素5%是游离态,95%是酯化态(20%双酯75%单酯)。上述的鉴别通过化学***提取其中的虾青素,跑薄层层析就会显示得很清楚,薄层层析会显示:虾壳、天然非红色鱼皮中的虾青素100%是酯化态。
Lorenz R T也实验证实:在观赏鱼养殖的着色问题中,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产品能像由雨生红球藻(H aematococcus pluvialis)提供的天然虾青素那样效果显着且持久,主要是因为酯化度高,结合蛋白牢靠,代谢缓慢。Ako和Tamaru(1999)对某种观赏鱼喂食含100ppm虾红素的饵料1周后,该鱼体表的***、栗色和黑色等颜色均明显加强。
饲料的需求越来越多,那饲料安全更是得到了很多饲养厂家和消费者的关注。饲料安全是动物性食品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欧洲一些地区发生了与饲料安全有关的严重事件
***的饲料/***相关检测服务,比如对饲料或者***的成分、水分粗蛋白等常规理化指标、***及***物质、菌落等微生物指标、饲用酶制剂等项目进行检测,以***标准为依据判断其是否合格,是否应该给动物们饲养,让我们吃到健康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