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补偿器制造业***发达的地区应属欧洲,其次是美国。西方***中金属波纹管制造商数量***多的是美国,约60家。 我国金属波纹管研制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几乎与日本同时起步,在我国金属波纹管应用研究***早的是仪表行业,***者应属沈阳仪器四仪表工艺研究所。我国有数十家仪表厂和弹性元件厂。50年代将金属波纹管(Metal bellows)称为膜盒做为敏感元件或弹性密封元件用在仪器仪表、特殊阀门和压力调节器上。五十年代我国金属波纹管的管坯制造工艺,主要采用不锈钢、镀青铜板材压延成型,而且大多是金属波纹管制造者自己解决管坯的制造。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为满足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五院一分院和首都机械厂(211厂)研制成功了管道用金属波纹管。六十年代初,南京晨光机器厂开始研制金属软管和金属波纹管、金属补偿器。为解决管坯问题,晨光机器厂与鞍钢签订“鞍晨” 协议,生产薄壁无缝不锈钢管,83年升为国标。自六十年代起我国各工业领域为满足本系统产品配套的需要,也相继开始自行研制金属波纹、金属补偿器,船舶工业部的七二五所、冶金系统的上海异型钢管厂具有代表性。 五十年代,我国金属软管、金属波纹及金属补偿器的水平与日本基本持平。但是,日本金属波纹管行业很快形成***化、商品化。我国在较长时期内停留在谁使用、谁研制的“自给自足”阶段,***化、商品化进展缓慢。直到1967年才建成国内***条金属软管和小型金属波纹管、金属补偿器***生产线。除满足本系统单工产品配套需要外,还向国内民用市场开放。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