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煤矿的煤矿水水质有很大差异,其水质与普通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有明显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煤炭行业的特征,主要有:
1)、煤矿污水的悬浮物含量明显高于地表水,且很不稳定,感官性状差。
2)、悬浮物粒度小、比重轻、沉降速度慢,煤矿水中悬浮颗粒直径较小,平均只有2~8um,总悬浮物中约85%以上的粒径在50um以下;煤粉的平均密度一般只有1.3~1.6g/cm3,明显小于地表水中泥砂颗粒物的平均密度1.9~ 62.6g/cm3。
3)、含有机污染物。地表水中一般不含有有机物,而在煤矿污水中,除了煤粉本身就是有机物以外,水体中还含有少量的废机油、乳化油、腐烂废坑木、井下粪便等有机物。
4)、混凝过程中矾花形成困难,沉降效果差。
5)、煤矿污水的煤粉仅为悬浮物,并不是耗氧有机污染物。不同的含悬浮物煤矿水CODcr差异大,但CODcr是由于煤屑中有机碳分子的还原性所致,故一般需要要进行生化处理。
煤矿污水处理设计常用流程:
一般来说,不同煤矿对出水的要求差异较大,应根据我国环保部门的要求确定处理程度,以确保出水水质。由于生活污水中的氮和磷对水体有富营养化的影响,污水处理要求有脱氮除磷的效果。
煤矿污水水质与一般城市污水性质类似,但不同于城市污水(城市污水中常包括部分工业废水)。其特征可概括为: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污染物浓度偏低,污水可生化性好,处理难度小。
煤矿污水处理厂设计时在80年代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的较多,由于污水中有机物含量太低,在运转过程中微生物得不到***低限度的营养物质,形不成活性污泥,运转不起来。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回流活性污泥回流不起来,致使原氧化沟系统变成了附加曝气的带状平流沉淀池,达不到要求的处理目标。
废水处理步骤:a)收集废水,放人集水调节池中,对于水量的多少进行时时调控;b)将废水抽人水泵房和跌水混合池,在这个过程中要满足絮凝剂均匀混合,使水中的絮凝在外力作用下进行颗粒互相接触和碰撞,以便形成较大的、质地较硬的絮状体,进而能够快速沉降和分离;C)通过重力作用在沉淀污泥池中完成污泥去除过程;d)经过处理和分离水质过程,处理的水集中存放,而污泥则制成泥饼用于农用或海洋投弃阎。
改革废水处理方案:废水池修建和处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及电力和资金,这些都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投入,对于一些生产量大且生产稳定的煤矿企业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对于一些中小型煤矿而言,这无异于变相增加了资本投人,极易出现对废水的不处理和偷偷排放现象,这些都是我们在废水处理方案实施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
引入新式废水处理技术:与以往对废水加工的添加化学制剂不同的是,在国际上出现一种生***学处理法,其处理原理是菌化过程改变井水中的金属物质。其主要做法就是在酸性条件下将氧化亚铁硫***投入到废水内,完成对其酸性矿井水的中和及除去Fe的过程。此外还有一种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湿地进行废水处理,通过对废水中的杂质的吸附过滤和离子交换以达到污水的***净化。以上两种方法具有废水处理费用成低、耐冲击和满足间歇排放污水的特点。对于污水的处理可以采用这两种手段,并把这两种技术引用到实际污水处理过程中。
废水处理工艺选择:国内废水处理工艺主要有超磁分离工艺、机械加速澄清池、高密度倾斜板沉淀池处理工艺。面对煤矿废水排放量大及修建废水池的需要,近年来出现了微滤处理工艺,主要是考虑占地制约及原厂扩建等限制因素。表1是几种处理工艺的对比。
商丘煤矿污水处理设备特点:
1、埋设于地表以下,设备上面的地表可作为绿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温。
2、二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均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其处理效果优于完全混合式或二级串联完全混合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并比活性污泥池体积小,对水质的适应性强,耐冲击负荷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池中采用新型弹性立体填料,比表面积大,微生物易挂膜,脱膜,在同样有机物负荷条件下,对有机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气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3、生化池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其填料的体积负荷比较低,微生物处于自身氧化阶断,产泥量少,仅需三个月(90天)以上排一次泥(用粪车抽吸或脱水成泥饼外运)。
4、该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除臭方式除采用常规高空排气,另配有土壤脱臭措施。
5、整个设备处理系统配有全自动电气控制系统和设备故障报警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平时一般不需要专人管理,只需适时地对设备进行维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