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器材保管制度
1. 为了保持体育器材的完整,减少损失和人为的损坏,经学校和体育科组全体成员讨论,制订体育器材保管、使用制度。
2. 体育器材室由体育科组长专人负责,体育教师轮流管理。 严格执行学校财产管理制度。
3. 器材室所有器材分类摆放整齐,及时登记造册一式二份,交总务处一份。
4. 借出的器材须及时登记,按时如数归还。
5. 充分发挥体育器材的作用,提高使用率,及时维修、整理、保证器材的完好。
6.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通风,对于容易发霉的器材及时翻晒,处长使用时间。
7. 做好防盗安全工作,每学期初、中、末各进行一次财产清理,无法使用的器材报学校总务处报损并登记,做好新学期增添体育器材的预报及预算工作。
小学体育器材管理员职责
1 、建立财产管理帐目,有严格的借用手续和赔偿制度,并认真执行。
2 、熟悉各年级教学进度,根据教师上课需用器材,提前做好准备,保证上课使用。体育课后,要清点器材数量,发现短缺或损坏及时处理。
3 、经常打扫器材室,保持室内整洁。器材存放要得当、有序、搬运方便,并备有灭火器材。
4 、检查固定器械,发现损坏要及时维修,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5 、加强对海绵垫等器材的防腐处置,应经常检查或更换存放位置。
6 、定期清点器材,做到帐物相符,对损坏、低值易耗的器材填写单据,上报注销,根据器材的损坏程度提出维修和购置计划。
7 、根据各年级课外活动时间和活动安排,负责做好体育器械的收发工作。
8 、根据各项竞赛的要求,提前准备好器械,赛后及时收回并清点数目。
体育器材报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