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宫有一款乾隆年间的鎏金铜缸高约1.2米,直径1.66米,重达1696公斤,据说当时铸造铜大缸生产厂的费用约合白银500多两,再加上铜缸外层的一百两黄金,共计约费用约1500两,由此可看出,铜大缸生产厂造价极高,放置于现代,更有着不菲的价值,而现代的铜缸雕塑,大都仿古代的造型,其价格决定因素主要在于工艺、材质、规格以及外部是否贴金的处理。










传统贴金技法制作出的铜大缸生产厂贴金效果不尽相同,主要在于它们处理底漆所使用胶水的配制不尽相同, 现在常用的胶水主要有水溶胶和牙膏胶这两种。铜大缸生产厂水溶胶比较容易配制和操作,但是贴金效果一般没有牙膏胶的黄金质感好。使用牙膏胶溶剂是直接在贴金对象的表面打胶后贴金不作保护漆,真实地体现黄金的原色,缺点就是不经碰撞,稍微用力刮擦就能把表层的金箔刮掉。以前的工艺也曾在金箔表面涂上清漆加以保护,但是就不能体现黄金的原色了。
资料显示,铜大缸定做,故宫里的每口缸可储水3000多升,??这些大缸由十几个太监专门负责管理,铜大缸雕塑,每天派杂役从井内取水,一担一担地把缸打满。为保证大缸里的水能随时取用,冬天负责管理大缸的太监需要在缸口上加盖,铜大缸,在缸外包上一层棉外套,在特别寒冷的季节里,还要把缸架在铸造的石圈上,在石圈内点燃炭火,昼夜不熄,使缸内水不冻,做到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