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点是指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三相绕组星形接线时的公共连接点。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有多方面的影响,它涉及供电的可靠性、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短路电流的大小、接地保护方式、过电压的高低和对通信的干扰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主要有两大类,即中性点接地和中性点不接地。在我国60kV及以下的电力系统中性点是不接地的,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110kV及以上的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称为大电流接地系统。电力系统中的事故以单相接地故障的概率较大。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时,35KV消弧线圈装置需求,非接地相的对地电压将上升为线电压,中性点电压将升高为相电压。考虑到三相线路、电缆、配电装置等的对地电容,故障点的电流为非故障相容性电流之和,此接地电流的大小与系统电压、线路长度等有关。若这一电流达到一定数值,将形成间歇电弧或稳定电弧。稳定电弧可能烧毁设备,或者从单相接地电弧扩大为两相或三相弧光短路。周期性地熄灭和重燃的间歇性电弧,将引起电磁能的强烈振荡,产生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危及网络中的绝缘薄弱环节,甚至可能造成击穿。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的接地电容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为了减小接地点的电容电流,形成故障点自行熄弧的条件,避免稳定性电弧和间隙性电弧带来的危害,可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消弧线圈实质上是一个铁芯有气隙的可调电感线圈,从结构上看,一般为单相式,图5-7为其原理示意图。消弧线圈接在中性点与地之间,其伏安特性接近线性,正常情况下,中性点与地同电位,消弧线圈上没有电流流过。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中性点电压升高,在该电压作用下,消弧线圈上将会产生***电流,与流过故障点的容性电流方向相反。如果适当选择电感线圈的电感大小(匝数),消弧线圈的***电流与非故障相的容性电流就可以基本互相抵消,使接地点的容性电流限制在允许范围内,有利于接地电弧的熄灭。
NS-XHB消弧线圈的结构
消弧线圈的结构与单相变压器的结构相似,一般为油浸自冷式,具有油枕、玻璃管油位计,信号温度计,容量较大的还装有冷却管、呼吸器和气体继电器。内部结构是一个具有多间隙铁心得可调线圈,它的电阻值很小,35KV消弧线圈装置要求,感抗值很大,铁心间隙用绝缘纸板填充。
消弧线圈的铁心和线圈,采用带间隙的铁心,35KV消弧线圈,是为了避免磁饱和,35KV消弧线圈装置厂家,使补偿电流与电压成线性关系,减少高次谐波分量。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可以通过分接开关改变线圈匝数进行调节。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为什么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1、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2、发生金属性接地故障时不被动;
3、对全网电力设备有保护作用;
4、电磁兼容性好。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配电网采用的电缆线路越来越多,电缆线路的增加导致系统电容电流急剧增加,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下电容电流的不断增加对设备绝缘的安全和保护设备的配备带来了严重影响。
因此,我国在1997年颁布的DL/T620-1997标准规定当系统电容电流超过10A时,中性点需经消弧线圈接地线电压保持不变,允许继续运行2h,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水平、减轻对通信系统的干扰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但其单相接地故障线路的选择也是困扰电力工作者的一个难题,正确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对确保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十分必要。
35KV消弧线圈-新思达-35KV消弧线圈装置要求由保定市新思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保定市新思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是从事“变压器电阻柜,发电机电阻柜,低压电阻柜”的企业,公司秉承“诚信经营,用心服务”的理念,为您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欢迎来电咨询!联系人:臧雪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