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概述
4J29合金又称可伐(Kovar)合金。该合金在20~450℃具有与硅硼硬玻璃相近的线膨胀系数,居里点较高,并有良好的低温***稳定性。合金的氧化膜致密,能很好地被玻璃浸润。且不与***作用,适合在含***放电的仪表中使用。是电真空器件主要密封结构材料。
标准对照
俄罗斯 |
美国 |
英国 |
日本 |
法国 |
德国 |
29HК |
Kovar |
Nilo K |
KV-1 |
Dilver P0 |
Vacon 12 |
29HК-BИ |
Rodar Techallony Glasseal 29-17 |
Telcaseal |
KV-2 KV-3 |
Dilver P1 |
Silvar 48 |
成分规范
C |
Mn |
Si |
P |
S |
Cu |
Cr |
Mo |
Ni |
Co |
Fe |
≤ |
||||||||||
0.03 |
0.5 |
0.30 |
0.020 |
0.020 |
0.20 |
0.20 |
0.20 |
28.5~29.5 |
16.8~17.8 |
余量 |
在平均线膨胀系数达到标准规定条件下,允许镍、钴含量偏离上表规定范围。铝、镁、锆和钛的含量各不大于0.10%,其总量应不大于0.20%。
热处理制度
2. 零件热处理工艺可分为:消除应力退火、中间退火、净化去气处理、预氧化处理。
(1)消除应力退火 为消除零件在机械加工后的残存应力要进行消除应力退火:470~540℃,保温1~2h,炉冷或空冷。
(2)中间退火 为消除合金在冷轧、冷拔、冷冲压过程中引起的加工硬化现象,以利于继续加工。工件需在干氢、分解氨或真空中,加热到750~900℃,保温14min~1h,然后炉冷,空冷或水淬。
(3)净化去气处理 零件成形后,预氧化处理前,需进行湿氢处理,处理前应进行除油。工作需在饱和湿氢中,加热到950~1050℃,保温10~30min,然后炉冷。
(4)预氧化处理 合金在湿氢处理后,熔封前一般要进行预氧化处理,使合金表面生成一层厚度均匀、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与基体结合牢固,且能很好地与熔融的玻璃浸润。零件在湿氢处理后,在大约800℃的空气中氧化。零件的增重在0.2~0.4mg/cm2范围为宜
物理性能 丝材和带材的抗拉强度应符合以下的规定
状态 |
δ/mm |
硬度HV |
深冲态 |
>2.5 |
≤170 |
≤2.5 |
≤165 |
状态代号 |
状态 |
σb/MPa |
|
丝材 |
带材 |
||
R |
软态 |
<585 |
<570 |
1/4I |
1/4硬态 |
585~725 |
520~630 |
1/2I |
1/2硬态 |
655~795 |
590~700 |
3/4I |
3/4硬态 |
725~860 |
600~770 |
I |
硬态 |
>850 |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