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矮牵牛,茄科,碧冬茄属。正式名碧冬茄。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栽培,高20—45厘米;茎匍地生长,被有粘质柔毛;叶质柔软,卵形,全缘,互生,上部叶对生;花单生,呈漏斗状,重瓣花球形,花白、紫或各种红色,并镶有它色边,非常美丽,花期4月至降霜;蒴果;种子细小。分布于南美洲,如今各国广为流行。
属长日照植物,生长期要求阳光充足,在正常的光照条件下,从播种至开花约需100天左右。冬季大棚内栽培矮牵牛时,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茎叶生长很茂盛,但着花很难,当春季进入长日照下,很快就从茎叶顶端分化花蕾。
矮牵牛是绿化工程中的常见品种,在铺设色块、花带方面表现较好,因此提到矮牵牛,不少消费者想到的是“普通”、“***”等标签,这些刻板印象阻碍了矮牵牛在家庭园艺市场的推广。
实际上,工程绿化中的矮牵牛多为籽播品种,进入国内多年;而近年大力推广的盆栽矮牵牛品种则多为无性系繁育,也有部分籽播品种,在品种和生长表现上与绿化品种有较大差异。
“与传统籽播矮牵牛品种相比,无性系品种在耐热性、花期、分蘖、花色方面都有优势。”瑞士先正达公司中国区花卉种子业务代表杨树杰这样向《中国花卉报》记者表述。
矮牵牛自身有其他品种没有的优点,如春季上花快、花量大、容易出效果,但在家庭园艺市场并没有出现预期中的爆发性增长,究其原因,除了绿化用花的刻板印象外,品种自身的属性也限制了矮牵牛的发展。
同其他草花品种一样,矮牵牛在耐热、耐雨、耐运输方面表现较弱。雨水多的春末夏初,只要温度稍高,矮牵牛就容易发生病害,而且矮牵牛的花瓣薄,下雨后花瓣观赏性大大下降。部分经销商向《中国花卉报》记者反映,矮牵牛天气热时不耐运输,在花卉市场光照不足的条件下,三五天就没花了,货架期太短不利于销售,同时其销售的季节性强、辐射范围小。
不过,业内普遍对盆栽矮牵牛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