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roff 3820101096/AB
将电压三角形的每边乘以I就得到了如下右图所示的功率三角形,它表明了争先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和视在功率S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满足勾股定律。
在R、L串联(即电阻和电感)交流电路中,只有R是耗能元件,故而电路的有功功率为:

在上述两个公式中,乘积IU是电源供给电路的总功率,虽然UI具有功率的形式,但并不是电路中真正消耗的功率,它包含着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两部分。只有有功功率才是电路实际消耗的功率。所以乘积UI称为视在功率,用字母“S”表示,视在功率的单位为伏安(VA),或千伏安(KVA):定义式为:

由于纯电感只消耗无功功率,而电阻性负载消耗有功功率,所以在电***负载交流电路中,衡量电能被利用来作有功功率的程度用功率因素cosΦ来表示。
从有功功率P=UIcosΦ的公式中,可以看出,在同样的视在功率UI情况下,Φ越小,cosΦ越大,P越大,电源所做的有功功率越多,电能利用程度就越高。
电灯是电阻性负载,功率因素***高,Φ为零,cosΦ=1.电动机的功率因素在满载时为0.7~0.8,轻载时更低,为了充分利用发电和变电设备的能力,提高功率因素是有重大意义的。
。 首先要额定电压、电阻,才能额定电流!它的计算公式I=U/R,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另一个计算公式是:I=P/U,P为电功率!
额定电流=额定功率/额定电压(I=P/U)

三相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指的是电机电源引入线的线电流,对于星型接法的电动机,线电流就等于相电流,对于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线电流等于根号3倍的相电流。
额定电流计算公式:Ie=P/(√3U*η*COSφ)
P--电动机额定功率
U--电动机线电压
η--电动机满载时效率
COSφ---电动机满载时功率因数
并励直流电动机转速计算公式:
n=[Us/CeФ]-[(Is-Ir)*Rs/CeФ]
其中:
n——电动机转速
Us——电动机外加直流电压
CeФ——电机常数
Is——供给电动机的总电流
Ir——电动机并励磁电流
Rs——电动机电枢绕组直流电阻
交流异步电动机转速公式:
理想转速=频率*60/极对数
实际转速=理想转速*(1-转差率)
比如说交流电频率为50Hz极对数为2转差率为0.04
理想转速=50*60/2=1500转/分
实际转速=1500*(1-0.04)
=1500*0.96
=1440转/分。
n=60f/p(1-s)是异步转速的公式。
n=60f/p是同步转速的公式。